金刚经注音网

印良法师:悲愿智行

发布时间:2024-07-05 03:02:53作者:金刚经注音网
印良法师:悲愿智行

悲,观世音菩萨。

慈悲即观音。“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在我国妇孺皆知。
观自在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他相貌端庄慈祥,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菩萨便前往救度。
有趣的是,唐朝时为避李世民的“世”讳,观世音就成了观音菩萨,至今广为流传。
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又名“观自在”呢?这里有个原由:“观自在”是梵文“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的原义,含有“观照纵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的意思。

按照太虚大师的说法就是,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就大慈大悲,才能成就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作用。
自利是智,利他是悲,菩萨依智能之体,起慈悲之用,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拔苦与乐,自由自在,无所障碍,故名观自在是也。
中华名族的祖先经历了太多的苦厄,旧时百姓心中渴望期盼一位救苦救难的菩萨出世,这就为观音菩萨的精神崇拜诞生奠定了基础。
如果我们皆能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学习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发扬光大观音菩萨寻声救苦、平等与乐的精神,使自己与他人都变为现代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自然可以溶化人心的羡慕嫉妒恨,止息争斗,获予我们生活上的幸福,与心灵上的快乐!

愿,地藏王菩萨。

按佛教说法,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托咐,在释迦寂灭后未来佛弥勒降生前这一段无佛世界里,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其地位相当于“代理佛”。

【地藏本愿经】说,释迦佛召地藏大士,令其永为幽明教主,使世人有亲者,皆得极本荐亲,共登极乐世界,地藏受此重托,遂在佛前立下宏大誓愿:“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因此地藏又被称为“大愿地藏”,以与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音的“大悲”相呼应。
愿,我们以地藏王菩萨的因果观,反观自己,发下宏世伟愿,“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见闻熏习,身心清净,远离罪恶,解脱苦难。

智,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族,从母亲的右胁出生,身体紫金色,刚生下来就能够说话,很早就在世尊座下出家了。
诸佛菩萨,凡果后施化,无不具足无上智慧,特别是文殊师利菩萨,更是无上智慧的代表。
大圣文殊,不独建立道场于五台山,摄化有缘人。同时深入民间,示同凡人,随机说法,普度众生,故民间传说颇多——
著名的寒山大士,就是文殊菩萨应世。宋朝,有戒阇黎者,亦文殊菩萨的化身。

淳熙三年,戒师来到洛阳,洛阳有一富家名李光弼,常听信妖言,沉迷邪魔,戒师悯其愚,为邪魔所惑,亲到其家,端坐入慈济三昧。众魔各自现形,皆是邪魔外道,甚至牛神鬼怪之类。向师哀求:“乞为开导”。戒师曰:“汝等众魔妖精,性本妙明,从今以后,不要再害生灵”。众魔感恩而逃,李家自此安宁,而李光弼亦皈依三宝,正信佛法。
有人以为,智慧就是聪明,其实不然,因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必然明白事理,知因识果,辨别是非,分析邪正,从而认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必能突破愚痴暗蔽,摆脱名利枷锁,走向人生正轨,止恶向善,利己利人。非也,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佛学文化中的文殊智慧就是远离卑鄙,光明磊落的大智慧也就是大文化。

行,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是中国佛学文化中的四大菩萨之一,是理德行德的象征,亦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右、左协侍之一,被誉为“华严三圣”。常被称作“大行普贤菩萨”。
学习普贤菩萨的大愿。以大愿指导我们的行持,这是相当重要。
普贤菩萨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礼敬诸佛,这个诸佛就是十方诸佛。我们随时要礼敬、要礼拜恭敬,我们见到佛像,不管是雕刻的、泥塑的、画的,我们要作为真佛,观想为真佛,随时恭敬礼拜才是。
余下的“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遵照执行很重要。
研习佛学文化要打好基础,首先把人做好。人做好要遵守道德,以道德为标准。道德在儒家,就是五伦八德;在佛家来讲,就是五戒十善,其中心中还要明因识果。
我们学习普贤菩萨十大行愿,要牢记弘一法师的两句话——愿得普贤真妙行,常乐利益诸众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注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