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注音网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五

发布时间:2024-10-14 03:05:19作者:金刚经注音网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五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五

[原文]
孝养父母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欲得道同诸佛,先须孝养二亲。故赜禅师云:“孝之一字,众妙之门:佛语以孝为宗,佛经以孝为戒。”言中不昧口出戒光,直下分明顿开心地。
夫孝者,有在家之孝,有出家之孝。
在家孝者,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承顺颜色以尽养生。


出家孝者,割爱辞亲餐微契本,深入无为之理,上酬罔极之恩。趣解脱之要途,报慈亲之捷径。非但未来获益,亦于现世成功。所以,如来子夜逾城,道圆雪岭;卢能白金遗母,法继黄梅。然而以法断恩,应思报德;是以迦维省父,忉利宁亲。至于贫乏无依,理合躬亲给侍;是故毕陵迦起尽心之戒,忍大师有养母之堂,陈睦州织履供亲,朗法师荷担游学。
然则出家者,以法味为甘旨,不忘返哺之心;以佛事为勤劳,未遗世谛之礼。非但一世父母,而多生父母皆报。不惟一身父母,而法界父母皆度。同登觉岸,岂止周公之配天?普示迷津,故逾考叔之纯孝!出家之孝,其利博哉。如或因缘未和,父母不听,宜尽在家之孝,劝修出世之因;若能即俗而真,亦有成佛之路,觊反婴儿之行,无亏膝下之严;报双亲顾复之劳,致一乘圆满之地。遂使在家菩萨行解无疑,出俗高人因斯可鉴。其有局于事佛,不能尽于事亲,睹兹有感,于中可以克全其孝。
呜呼!光阴易往,父母难忘,有亲在堂,如佛在世。以此报亲之德,圆成念佛之功。是知:父母喜欢则诸佛喜欢,此心清净则佛土清净。可谓:野色更无山隔断,月光直与水相通。

[消文]
孝养父母
在众多的法门中,念佛是最重要的;在众多的行门中,尽孝是最重要的。孝心就是佛心的体现,孝行就是佛行的实践。所以说,想象诸佛一样修行得道,必须先要做到孝养二亲。长芦赜禅师说过:"从孝这一个字,可以生出无边的妙法。佛语以孝为根本,佛经以孝为规范。"赜禅师的话是真实不虚的,给我们后人以宝贵的训诫;颐禅师的话直接了当,让我们听后顿开心地。
说起孝,有在家之孝和出家之孝的区别。
在家孝呢?指的就是如果父母疼爱自己,自己要欢喜地接受并终生不能忘怀;如果父母不宠爱自己,在亲前尽孝也不能有怨言。看父母的脸色行事,不违逆父母的心意,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让二老得到满足。
出家孝呢?出家修道者远离双亲,应该尽心道业,布衣蔬食,参悟生死,深入法味,广度有情;唯有如此,才能略报父母难酬之恩。为道出家只有早证解脱,才是报慈亲的捷径。不但双亲长久受益,也可以当世成就。因此,释迦太子深夜出城,辞亲修行,悟道于雪山;卢氏惠能银两全部交给母亲,才远赴黄梅五祖处求法修行。出家虽然是因法断恩,但也应常思报养育之德。因此,我佛释迦回迦毗罗卫国省父,到忉利天为母说法,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双亲生活贫乏,无依无靠,虽然身为出家人,也应该三餐起居亲为照料;所以,毕陵迦尽心事亲,弘忍大师寺中有养母之堂,陈睦州禅师编织草鞋供养双亲,朗法师挑着二老去游学。
作为出家人,如果能够在修出世法的同时,长存赡养双亲之心;在为法门尽力的同时,不失世孝之礼的话,不但今世父母,即使是多生父母的养育之恩也都可以报。不只是自己一人之父母,即使是法界众生的父母之恩也都可以报。双亲与己,可以同登觉岸,这哪里是周公的祭祀可以相提并论的呢?出家广度自他众生的父母,令天下父母共至莲邦,这又哪里是考叔的一己之孝可以相提并论的呢?出家之孝的利益是非常博大的啊!如果因为因缘不成熟的话,父母不允许出家,那么就应该在家学佛行孝,劝二老修出世之因;如果能够在不出尘世修成正果,也是同样不可思议的。即可以在双亲的呵护下,常象婴儿一样受到关爱,也可以尽孝于父母膝下;既能报双亲赐身之恩德,又可以圆满一乘的成就。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使在家菩萨们能够明白孝道,实践孝行,同时也为了让出家之人能够借鉴。如果有出家者偏想着学佛,却不能尽事亲之心的,希望看到本文能够有所感触,从中克全孝道。
啊!光阴易往,父母难忘啊。有双亲在堂,就象如来住世一样。希望以此上报亲恩,圆成念佛的功德。所以说,父母喜欢则诸佛喜欢,此心清净则佛土清净。可谓:野色更无山隔断,月光直与水相通。世出世法,暗合道妙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注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