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注音网

《心经》浅释

发布时间:2022-11-09 15:22:46作者:金刚经注音网

  《心经》浅释

  ——大明讲堂开示

  2012.10.12

  我们来讲解一下这个《心经》,好不好?(众答:好)。《心经》啊,不仅仅是我们的《心经》,也是佛的《心经》;不仅是佛的《心经》,也是我们的《心经》,我们大家的《心经》;不仅是佛的《心经》,也是法的《心经》;不仅是法的《心经》,也是僧的《心经》。它总集三宝为一体的,啊,所以这个心又叫精华。但是往往为什么不提它是精华呢?因为一切佛经都是精华。故所以这个精华,又是精华中之精华:般若波罗蜜多。

  啊,“般若”是我们平时一直讲的,六度中的般若,那个般若的意思,大智慧。“波罗蜜”,到彼岸,依靠这个大智慧到彼岸。这个大智慧既不是我们分别心的,经文里有叫“无智亦无得”。不是从意识分别,一种有为的。这个“经”呢:就是道路,我们从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的一条路。又是我们修行所依止的加持,所以又叫涌泉,涌出的甘露水一样啊,可以不停地加持我们。它也是真理,所以叫契经,它是不变的真谛。

  佛陀讲般若经讲了二十多年了,二十二年的般若经。佛陀总共才说法这个四十年,哦,三百余会。但是却说般若就讲了二十多年。而且在不同的地方讲,灵鹫山有讲,竹林精舍有讲啊,祗树给孤独园有讲啊。不仅在我们人间讲,升玉皇大帝天、帝释天又去讲,在各天王宫讲大般若。

  那这个《心经》,佛陀是在哪里讲的呢?佛陀是在灵鹫山,而且很奇特,我虽然讲佛陀在灵鹫山讲的,但这个经里面,其实整个经文不是以佛陀的嘴讲的。大家知道《心经》是谁讲的?是观世音菩萨说的。请问观音菩萨和佛是什么关系?从我们佛法的教理上来说,观音菩萨代表一切诸佛之悲心啊。观音菩萨其实是佛的报身的状态,也就是祂不是化身佛所讲的,而由报身佛所讲出来的。那化身佛在干嘛呢?化身佛在入法身佛的定。

  我这样讲你们有点脑子转不过来了。佛陀入得大光明定是法身的境界,祂是不来不去啊,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所以无法言说的。舍利佛也跟着在入定。但是眼睛睁开看看,啊,佛放大光明啊,他就感到好奇特,佛是什么境界呢?放大光明。那看到观音菩萨在那里,好像没有入很甚深的定。然后,舍利佛尊者就问观音菩萨:“菩萨摩诃萨,大悲怙主啊,您看,我们本师佛陀入这样的大光明定,那是什么境界呢?”这样子一问,观音菩萨就跟他讲了《心经》的这一部分。

  我们现在大多数读的这个本啊,都是玄奘法师所翻译的《心经》,但是他老人家呢,他把这个《心经》的序品部分没有讲。因为序品部分很长,就是我前面讲得这一段:一时佛在灵鹫山,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然后,舍利佛尊者再来问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再讲。因为这个《心经》,我们知道,那个玄奘大师在很多急难之中,马上就持《心经》,直接就是持:“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直插从这个是最重要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马上就能起作用的。

  所以如果一个人遇到急事了,你还讲这个来由,那是要急死人的,对不对?哪家着火了,你马上就是打报警电话就可以了,对不对?你拿起报警电话了,别人问你哪里?“我这里失火了”。在什么地方?地址马上告诉他就行了,对不对?你马上拿起电话别人问你干嘛?我这里有个小孩,小孩在玩什么什么,说了大半天才说失火了,那不急死人那,对不对?所以这个序品部分,它就可以省掉,所以玄奘法师直指度一切苦厄,他就是把序品省掉了。正因为把序品给省掉了,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这是观世音菩萨说的。

  但是虽然是观音菩萨,确实祂就是释迦佛陀的心,祂是报身佛的状态,也就是说这本经,有化身佛,有报身佛,有法身佛。佛陀入的法身的境界,由报身佛的观世音菩萨来讲解,最后由化身佛的释迦牟尼佛印证。这个印证的这一部分,就是流通分。在玄奘法师的这个《心经》里,也没有把它翻译过来。所以在我们平时读的这个《心经》,也就是说序品分和流通分都没有,全部都是主要的,当中的正文部分。但是在其他的《心经》翻译当中,序品分和流通分都是有的。

  观音菩萨讲完这个《心经》之后,世尊从定中出,然后赞叹:是啊是啊,是这样啊。这是给观音菩萨印证,观音菩萨所说的完全是佛所说的一模一样这意思。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观自在菩萨,这时候为什么不用观世音菩萨?请问观世音菩萨和观自在菩萨是不是一尊菩萨?完全就是一尊菩萨。

  那观世音,祂侧重在寻声救苦上,“观”,祂的重心点在祂的这个用上,用。“观自在”,重在祂的定,祂的体,如体有用啊,对不对?所以观音菩萨这个时候,称为叫观自在菩萨,这观自在菩萨,我前面为什么说这个《心经》既是佛的《心经》,也是法的《心经》,也是僧的《心经》,也是我们的《心经》呢?这时候你观自在菩萨,可以在经典的引导下,我们也观观自在,我们也回光返照,观下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行深般若”就是以甚深的这种智慧,这个智慧可以到达彼岸的,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当下的,你观自在之后所觉悟到的那个佛性,那个佛性就是般若体,就是如来体性。

  我们现在也观一下到底有没有自在,我们从早上到现在,从你出家门到现在,你想想看,你眼前有多少东西过去,你耳朵里听到多少声音,你的脚步在移动的时候有多少景物移动过,我们现在坐在这里,电风扇,你知道它要转多少圈?嗡嗡嗡嗡嗡嗡在响。师父的声音也是,敲打着你的耳膜,这一切都犹如尘埃,犹如过客啊,就是你那个观,就如明镜高悬,它是自在的,它本自存在的,它不动不摇的。古人说“不随万法异,不着世事迁”。不随着好像四季去凋零啊,它不会凋零的。

  大家现在坐下来你看,你回光返照,眼睛闭着,听我这样讲,你思考,是不是?我讲话的声音是不是有改变,意思也变,但是你能够听得到的,你那个明明了了的,那个是不是本自存在的?是不是本自存在的?请问我们投胎之前它在不在?我们以后死了,这个身体换了,那个在不在?在。所以说先天地而有,非父母而生,是不是?这个能观的如来性,是不是本自存在的?所以这个观,这个本身就在的,这个本身在的观就是般若,就是很甚深的。

  所以这个经典啊,你不要说觉得我像读小说一样的,我期待着下面的故事在哪,没有的,就那个观字就很重要。这个观然后解释这个观,它是自,解释这个自它就是在的,这个在的它就是行的,它不是死的,它是活灵活现的,灵活的,叫善逝、世间解,祂的名字又叫。那它什么呢?它就是般若,你看,我们讲到现在有没有离开那个观,所有下面的字都是解释那个观的,对不对?然后,就是这个观能够到彼岸。

  请问是生灭法大?还是你那个本自不动,如如不动的那个大?苦海再宽再大,那个观能不能超过去?可以超过去,你别掉在那个苦海里啊,掉在苦海里就飞不起来了,所以人不能沉溺在苦海当中。我们每次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这个“普愿沉溺诸众生”,沉溺在什么地方?沉溺在光影色尘之中,沉溺在生灭,沉溺在境界,沉溺在我们的外在的光明,内在的烦恼。那这个观,它就是自的,它就是在的。

  我现在讲的就要你们要去修的哦,我现在讲的你的那个观哦,不是在我这里,我讲是提醒你们了,我的语言只是标月之指,所以不应看指,应当依指而望月,看你那个你当下的那个观的月亮。观得明明了了的,你又不需要攀缘,又不需要分别,当下现成的。也不需要找,师父讲的什么,那是讲我的,我的在哪呢?你找,海青袖子里也没有。哪怕你现在眼睛闭着,哎哟,我要打瞌睡了,师父你讲我脑筋已经转不了弯了,我打瞌睡。你知道你打瞌睡,瞌睡也是尘埃啊,也是尘啊,你知道那个尘,谁在打瞌睡?谁知道他在打瞌睡?你打瞌睡的那个状态是什么?你说,我打瞌睡就是迷迷糊糊咯,眼也睁不开,脑子也转不动。那你现在就停在脑子也转不动的,你就观着它,你看,谁在打瞌睡?就那个叫观,它可以到彼岸。就是那个观,它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啊,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观音菩萨头顶上那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什么?就是这个观。就靠这个观照见五蕴皆空,前面讲观,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然后下面就照,就靠这个观,能观的性,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对不对?色受想行识五蕴。我们生命,我们这个世界就是色受想行识出来的,就靠这个组成的。如果组成的这几大元素是照见它,是显而无有自性的,是如空花水月,如泡沫一般,那因此所产的喜怒哀乐不就是空的吗?所以度一切苦厄,这就总的已经讲完了。你看这个《心经》可以到这边,如果明白了就可以结束了。佛经三藏十二部到这边也可以结束了。

  所以昨天师父问我:他说:讲《心经》,那要很长呢。我说可以长讲,也可以短讲,要短讲的话,可以讲得比《心经》还短,就是长讲也不得了,哦,三藏十二部都不出这个《心经》的范畴,因为再接下来就讲到小乘的见,讲大乘的见,讲金刚乘的见,下面都有。所以三乘教法在《心经》里全部都有,

  然后舍利子啊,色不异空,仔细讲了,祂又分开讲了,色法。我们现在你看,是不是你眼睛所看到的这一切都叫色法,我们自己的身体,肉体的这一部分全部叫色法,我们现在唯物的世界观,唯物的世界全部属于色法,一个色法就把它包括掉了。

  色不异空,色不异空现代科学家他用物理学的角度上,你看,木头就是木头,木头不是铁,对不对,但是你分析它的时候,那木头它是什么东西变的呢?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木头怎么变得?你说树长的。然后这个木头你看,它的结构是什么呢?哦,再用放大镜放放,它是分子,放大镜再放放放,哦分子又有原子,哦,放大镜再放放放,哦,这个原子原来,这个时候才发现,好大的一个原子其实是假的,其实它就是一个电子在绕绕,就好像我们在手里,拿了一个火星这样绕绕绕,你就以为有很大一团火呢,其实没有,就那一个点。

  那我们所有人,你看这个木头,你看到这么大,其实当你真的放大放大去看的时候,它是很小很小的那个电子在绕,在绕绕绕绕,它形成的一个磁场,如果电子,电子是呈现电的形状的话,它是带电的,带的正电,里面的电子核,核是带着负电,这样在这绕的。

  电子如果是假的,那电子核里面的,那应该是真的了,因为很大很大的一个分子,其实里面就很小很小的一个电子核,很多人研究到这里就说,这个物质原来还是有最小物质的。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你要把它分开的话,你一旦把它分开,它会释放出很大的能量,这就是我们原子弹的原理,就是把原子核拆开,拆开它就会释放出很大的能量,就是质量转化成能量。到底这个是不是实有的物质呢?研究下去还不是。

  从20世纪,爱因斯坦那个时候已经研究到原子了,那现在21世纪已经研究出来,最小的物质,质子啊,这个物质也没有的。再找下去还是磁场,我们看到的还是假象。那现在那个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牛顿讲座座主,史蒂芬霍金他讲这个内容的时候,他说这是什么呢?就犹如琴弦所拨出的声音一样,虽然你听得清清楚楚,但是它没有,它只是震荡。那由最小物质,发现它是震荡出来的,那也说明我们这个世界也都是震荡出来的,就完全跟我们佛教讲,这个是业力,业的显现,业的力量展现了这一个世界。

  就像你做梦,梦里面梦到的地水火风都有,感受啊、触觉啊都有,梦中明明有六趣,醒来空空无大千。醒来没有,什么都没有。我们现在也像做梦一样的。脑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一辈子大脑只用了很少很少,有多少没有用呢?98.5%这一生当中都处在休眠状态,98.5%都在睡觉,只有1.5%的它是醒,也不完全醒,真正工作的只有百分之零点零几,可怜不可怜。

  就像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知一样,从科学的角度,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知,你了解到百分之一了吗?没有。也是跟我们大脑苏醒程度是成比例的,如果我们大脑细胞里面只苏醒了,按照脑科学家研究下来说,0.025%,那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也有可能大概只有这一点点。

  那佛陀为什么叫全知?因为佛陀的大脑百分之百苏醒了,那怎么知道百分之百苏醒了?无上正等正觉嘛,对不对?觉就是醒了嘛,觉是醒过来的意思。什么叫佛陀?佛陀就叫睡醒的人,这是小孩子给祂起的名字,祂跟小孩子讲法,祂说:“我已经醒过来了,你们还在睡呢。”小孩说:那你已经是觉悟的人了。佛陀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觉悟者。在那棵树下觉悟的,那个毕波罗树,这名字大家就称它叫菩提树。菩提就是觉醒的意思,佛陀在这棵树下觉醒的,然后祂的名字就叫布达,就是菩提的意思,就是觉醒者。觉醒,祂完全百分之百的脑细胞都觉醒了,所以叫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祂了知这个宇宙的一切,所有祂都知道。

  对我们现在来说,我们不知道,这宇宙大多数我们都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很少很少一点点,所以对于这个色法来说,现在的科学家都已经了解到它,这色法是空的。所以在学般若的时候讲,不是等它灭了之后,它才是空的,它当体就是空的,你看到的完全是一个幻觉。是我们的大脑没有完全醒过来,我们就朦朦胧胧的眼睛看到一个影子,然后认为它就是木头,实际上用智慧的眼睛看的话,色是空的,而且色的显现,你说就是我现在幻觉我看到,那也是一个东西啊。

  这个色,色不异空,这个空,这个概念里面我们总是想象,这个空就是没有的那个所谓的空,祂这里面其实讲的,不是没有的空,哪怕就是电波,它是像琴弦在震荡,它没有实体,但是它那个业力还是有的吧。所以我们佛教里又有一句话,这个色,色是一切因缘所显现的色法,需要依靠一切因缘显现的,它当体即是空的。所以缘起的东西,它本身是性空的,我们就简称它叫缘起性空。因为它一切显现出来的都是空无自性的,所以你看到它有的时候,恰恰它是真空,它显现的有,它只是妙有,实际上是了不可得。

  你说为什么佛陀要跟我们这样绕脑子,讲这么复杂的问题,佛陀的苦心是要解脱我们啊,我们是不是在三界里啊?我们是不是在六道里啊?三界像不像火宅啊?六道像不像牢狱啊?佛陀要把我们给解救出来啊,对不对?你看,佛陀用心良苦吧,祂说这个色是空的,就像你带着个手铐,佛对你说,你看这是手铐吗?不是啊,它是因缘显现的,你可以超越它。

  所以过去你看我们读观音菩萨灵感的,那个偈里面都有啊,杻械枷锁检系其身啊,称观音菩萨的时候,忽然,枷锁掉地上了,这个狱卒啊,看怎么哐啷当一下,一看,枷锁掉地上了,一检查上面锁没打开,没打开怎么会掉地上的?再给他装上,还骂他一顿:“老实一点啊”。枷锁又给他拷到手上去了,他又虔诚的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南无大悲观音菩萨,南无救苦救难观音菩萨,哐啷当,枷锁又掉下去了,狱卒一看,奇怪了。然后就报告给上面那个上师,报告给官员去了,他说那个罪犯很有意思,那个枷锁戴不住他,后来一想到,他是冤啊,肯定有冤案,后来就把他给无罪释放了。你看。

  过去这个还有一位也是啊,梁武帝的师父,宝志禅师,他没有遇到梁武帝之前,他家就住监狱里的,别人是有罪在那,他呢在街上疯疯癫癫的,然后别人看他不顺眼,就把他抓到监狱里关了起来,诶,他觉得蛮好的,这有吃有住的,他于是乎很高兴就住在里面当闭关了,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想出来就出来,关不住他的。他想出来到外面转一圈,他就跑出来,别人一看,诶?怎么跑到外面去了?一看那门锁还没动,门窗都不坏。然后他溜了一圈他又回去了,别人一看,哎,他又进去了,门窗也没动,他又进去了。你看,这是不是他照见五蕴皆空啊?

  佛这么苦口婆心跟我们讲,好不好?这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个修行也是有那个的,甚深的定,甚深的超越、超越,超越这个色法的束缚,啊,照见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今天我只是要告诉大家一个就是呢,这个空,你不要理解是没有的空。没有的空你又落在顽空,这个顽空就是说没有生命的空,你认为就是没有,无,这又被称为叫顽空,这叫断灭法。有断灭的见,也是要下地狱的。我们佛教里面说一个不能落在常,有的人有常的想就说,我这世是人,我死了下世还是人。他所以就不怕因果,不承认有因果,常就也会下地狱的。断灭也会下地狱的,所以这个空不要落入顽空。怎么去理解呢?我们前面不是说了吗?你要跟前面的那个观,和那个照要相应,这个空就是我们当体的佛性,一切色法都是你的佛性的显现,所以色不异空。

  我们没有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你看那个色法就是色法,跟自己没关系,色不异空的时候,就是色不异佛性,不异你的观照,就是他就会有同体的,我们那个真空妙有的这个感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你看绕来绕去,它其实每一句都是一个境界,每一句都是一个境界,这个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每一个境界更高,在修行上,一个境界比一个境界高,一个境界超越一个境界。

  所以《心经》,我们平时背得是倒背如流,那实际上,它的威德力非常大,非常大。怎么大?就像那个金矿你要去提炼的,你不提炼它是一个矿石,这个《心经》也是,你去思维你去修的时候,它的这个力量就开始慢慢慢慢就展现出来,所以这个修行里面的这种境界,境界,如果我们安住在定里面,不可言说。不可言说那怎么引导大家,对不对?

  所以我剃度的那一天,上午剃度,中午打斋,用完斋之后。师父就说:你去买飞机票,我们朝五台山去。你看我剃度当天,师父就带我去朝五台山了。朝五台山的这个过程当中,我在五台山看到文殊菩萨显圣,在五台山看到智慧灯,大火球子在天上,很奇怪的。我说这个大火球,谁跑到这么高去烧火去?后来第二天才听他们说,几十年没有出现过智慧灯了。

  后来我读五台山山志,介绍智慧灯的时候说,这个五台山的文殊圣境,当有缘的人到的时候,它的智慧灯就会现出来。哎呀,我看到这个我很高兴,我看到智慧灯了,看样子跟文殊菩萨还有些缘分,今天跟你们见面了,你们也跟文殊菩萨有点缘分了,牵线搭桥都牵上线了。

  后来我就经常的观修这个,文殊菩萨所显现出的那个梵字,当时那个情境,我常常坐下来就观想,就是又回到那一刻去,有一次师父带我到岱山极乐寺,我那天在房间里又在观修这个,观修了之后我就睡觉,梦里面又很奇特,好像我还在那里打坐,然后就好像在虚空中一样,还放光明。我那时候感觉不错,然后这时候他方又飞来一尊佛,比我大,然后祂就跟我讲,也不是说开口怎么讲话,就是心灵的感应,佛说:你这样子的话,你不能就停在这个虚空里的,那你要到下面去度众生去的。我就说:好好,那我下去度众生。祂说就这样,你这样跏趺坐,你是度不了众生的。我说那怎么样才行?祂说要把跏趺坐放下来。那我把跏趺坐放下来了。祂说这样也不能度众生的。我说那怎么度众生呢?说要把这个脚砍下来的。那我这个手里好像就像有了一个利刀一样的,啪脚就砍下来了。祂说还要把手砍下来,好,我把手也砍下来,祂说把手要装在脚上,我把手放在脚上。祂说脚要装在手上,我把脚就装在手上,怪不怪?然后就这样,这边是脚,这边是手,这边是手,这边是脚,然后就这样一瘸一拐的到人间来了,祂就是说:“这样你可以去度众生了”。

  然后这个梦醒过来,就是非常清晰,我现在讲也是很清晰的这样一个梦境。第二天早上我赶快去问我师父去了,我跪下来说:“师父师父,我昨天晚上做了这个梦,什么意思呢?”你说这个真的叫做梦也想不到的,对不对?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境界嘛?我请师父开示,师父他说:“手能做脚用,脚能当手用,这是自在之相,度众生,要能够自在。众生颠倒的你要随顺,要随顺跟他颠倒,对不对,要这样。”这个里面其实意思还是蛮多的,师父跟我讲讲,哦,是这样的意思,那是一场梦,但是对我们人是有启发作用的。

  后来我还果然遇到这样的事情。那时我度一个人身上的附体啊,前面用了十个小时,后面又十个小时,后来她住到我寺院里,彻夜彻夜给她度,每天只要她附体一上身昏厥了,有时候一度,连续的十几个小时,那段时间我在寺院里还是有点时间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都走了,最后的都是最顽固的。一个就是她被附身的最起初的原因,她就初恋的情人,那个时候他们只有十几岁就谈恋爱了,然后她那个男朋友买了一架新的摩托车,想来载她去兜风,就电话都打好了,她在家等着,就快到她家的时候碰到障碍物,然后人从摩托车上摔下来,当场摔死,什么外伤都没有,也没有流血,就摔死了。本来这个女的还不是很爱他呢,两个人只不过是好朋友嘛,但是他是因为他来接她死的,然后反而这个时候她觉得对他很愧疚,每个星期给他写一封情书烧给他,到他墓地去看他,去烧情书给他,抚摸他的墓碑啊,然后他的亡魂就是通过墓碑,然后转借从她手里进去的,这是他最后临走的时候才告诉我的,本来他当秘密的。我就想知道,我说最初你是怎么样进入她身体的?从什么部位进去?他说我以后会告诉你,就是他每一次一上身就把那女的熬到那个脸都惨白惨白,嘴唇都是白白的,一丝力都没有了,因为这个鬼啊,它是阴气嘛,阴气一到人身上,它会把人的阳气、元气都耗掉的,每一次就她最难处理的。

  也是有个男的出车祸了,外国在新加坡打工的,一个男的出车祸了。然后他也是,他就看中她了,想把她害死,娶到阴间当老婆。因为她那个时候身上已经有很多阴性的东西附着,所以她跟阴间的已经通了。她也告诉我,她说确实我都梦到过他,梦里面他把我带到去见他妈,阴间的妈妈啊,他家里人,告诉说:“你看,这就是我的未婚妻。”就这两个,一个是她以前的男朋友,一个是她现在的这个鬼男友,都想娶她的。有时候这个社会上现在还是有啊,有的女的鬼看中哪个男的了,缠着他,莫名其妙,医生看不好的,很快就死掉了。有的女的也是,被男鬼看中了就莫名其妙一段时间就死掉了。

  所以要好好学佛,不学佛你看多危险,我们在轮回路上麻木很久了,我们这样麻木的心,你念阿弥陀佛、你修行能够成就吗?所以佛为什么要说八万四千法门?破我们八万四千的烦恼,八万四千的习气,对不对?所以海涛法师带领大家做的一切,就是破除我们的烦恼,破除我们凡夫的习气。所以大家跟着的时候,很多人都跟我开玩笑说:“哎呀您现在来,我们轻松了,法会结束得早了。”哎,但是你想想看:“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我们修行要不要难行能行?(众答:要)要不要难忍能忍?(众答:要)

  那有没有知道,我们广钦老和尚怎么训练徒弟的?他们那个房子要自己盖,对不对?是师父们自己建,建筑材料要搬运啊,建啊。他那个弟子不是写了一篇,怀念广钦老和尚的文章吗?他们做到晚上十一点多了,大家累得不得了,又热。大家衣服都湿了,身上都很脏。大家都想着赶快去冲凉啊,去休息啊。但是这个时候师父出现了,从库房里拎了几箱子钉子跑出来,“呼隆”这一箱子倒下来,这一箱子也倒下来,大大小小倒一块,说:“这个给我挑出来。”你说说看,你说无聊不无聊?是不是?师父你没事找事干,对不对?

  不管怎师父带我们挥旗子、洒水、点招请香、点药供香,还每一样都有意思、有意义的。那我们广钦老和尚,他大家那么累了,他把洋钉从库房里拿出来,倒在地上,还把都和在一起,然后再叫你们,再捡出来,一分归一分的钉,两分归两分的钉,弟子们身心疲惫,看着师父这样老顽童一样,还要跟他们开玩笑?还不得不捡,都捡到半夜两三点。为什么广钦老和尚要这样来调化我们呢?是不是要我们难忍能忍啊?难行能行啊?

\

  那最后老和尚给出答案来,他说:我们修行就是为了了生脱死,当死亡来临的时侯,是我们生命最痛苦、最衰的时候。你现在你身心疲惫,你如果都提不起正念。那到时候你要死的时候,你怎么提得起正念?所以,你能够像勇将一样,像一个勇士一样,能够向生死挑战。能够在死亡的一刻,都能坐脱立亡,微笑自在。那是不是要在平时修出来的啊?所以古人才告诉我们说:你修行在健康的时候修到十分了,在病里面只有一分的功夫啊;病里面你修到十分了,梦里面你只有一分功夫啊;梦里面修到十分了,在死亡的那一刻你只有一分功夫。你看我们祖师大德,有没有一个是不修苦行的?我们释迦牟尼佛有没有修苦行?(众答:有)佛佛祖祖没有一个不修苦行的,那现在我们还有师父带着我们的呢。

  我这个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我层次不同,我这讲了这么多,我们再继续讲《心经》。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省略号,我那前面是括弧,它这个是省略号,“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就是说,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不异空,空不异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然后最后一个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每一个都是,祂讲了一个色法,然后所有的其实都是这样。当你看到色法的时候,是这样。当你产生这个想的时候,这个想其实也是空的。

  我们讲这个木头,当体即空我们还很难理解。讲想是空的,我们就比较好理解的,对不对?教你念佛一样的,你心里想着佛,想想,想到孙子身上去了。那你那个想,就本身不坚固的,对不对?它会跑来跑去,跑来跑去。所以那个想。空之间的这个关系,但是这个空也不是顽空的空。这个想,你为什么能够想?还是因为你的如来藏性啊,你的佛性,展现了佛性的这个面目啊。

  受,也是这样。受就是触觉,触的这个。感受,鼻子会领受香味,眼睛会领受色法。意,乃至你的心意,能领受这个法尘。眼耳鼻舌身意,这些都有一个受,触受来说,我们这个用丝绸的,摩擦你的皮肤;然后用一个麻布的摩擦你的皮肤,丝绸的很光滑柔软,用麻布的就这个很粗糙生硬。这受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不是要依仗因缘生的?这因缘是真的、假的?因缘也是无常的。所以这个触的这个受,它是不真实的。

  行也是这样,行我们现在坐在这个讲堂里,我们这个24小时为一天。太阳升起、落下就是一天。但是如果我们坐个飞机,我们知道,坐飞机你要是跟着太阳同一个方向飞,看到太阳落山了。然后再开到,这个太阳再升起来,这个时候是24小时吗?这个时候是不是?这时候不是的,对不对?这时候不是24小时。我们现在看到太阳升起了、落了,24小时。当你坐到飞机上的时候,当你看到太阳落了又升了,它不是24小时。看到太阳升了又落了,对不对?时间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个行阴,是虚妄的。行阴不是真实的。所以行阴虽然是虚妄,但是它也不是空,它也是妙有。

  所以行不异空的时候,就是当行的时候,这个就是你的佛性的彰显。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为什么叫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从哪里体现来?这种智慧,就当你照见五蕴皆空。色也是我们的如来性,佛光。受也是我们的佛光,行也是佛光,识也是佛光。色受想行识都是我们的佛光的时候,无处不是佛光。这个时候才开始无量光。

  我们现在活的,我痛苦不要,快乐的我才要。那你一辈子几十年,你的生命质量才多少?修行人就是面对痛苦的时候,也百分之百的接受。这个也是我的佛性,都是真实的。但是呢又不住,不住色生心,不住色身香味触法而生其心。因为你只要你一着,就落到无明里了。不住身心,“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果看到一切显现的法,你能够看到自己的佛性,那你就见到佛了。

  我们呢看到这个色法,就以为这是色法,跟你不相干的。那你就落入生灭了。若看到色法,哎,这就是我的佛光的显现。“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所以这个空,你要去理解这是我的佛性。色就是我的佛性,受就是我的佛性,想就是我的佛性,行就是我的佛性,识就是我的佛性。色受想行识,都是我们自己的佛性。这个五蕴皆是我们的佛性。

  “是诸法空相”。就是一切诸法所表现出的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不是?一切所显现的这个佛性,它都是常住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我们就是背尘合觉了。我们就这个觉,背尘合觉了。见一切尘的时候,都把它转变成佛性。

  是故这个“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当你安住在这个,我们的佛性当中的时候,没有色受想行识的这个,你以前的那种执着了。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因为这只叫名字,知道吗?起的名字叫色受想行识,实际上没有色受想行识。

  所以《金刚经》里说,“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无色受想行识”就是说,无色受想行识,色,非色,是名色。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你把这个全部都能够归入到佛性角度的时候,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用,它也不会障碍着你,所以叫无眼耳鼻舌身意。眼睛,非眼,是名眼。我们现在呢,在眼就迷在眼,在耳就迷在耳。

  为什么大势至菩萨叫我们要都摄六根?什么叫都摄六根?就是在六根门头,常能看到佛性。用佛性来都摄六根,就是这个《心经》第一个关,我们的佛性要把它找到,佛性找到之后,你就不会迷在眼耳鼻舌身意。所以观音菩萨这叫无眼耳鼻舌身意。眼睛,非眼,是名眼。“无色身香味触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尘,色身香味触法。这时候你对外境的时候,你也不会迷在外境当中。你安住在你的佛性当中的时候,色身香味触法,无色身香味触法。色身香味触法,非色身香味触法,是名色身香味触法。所以有,对你来说,没有障碍的。就像没有一样。也就是古人所讲的,“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啊。”你觉悟到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佛性的显现,你觉悟到色身香味触法,都是佛性的另一个名字,你既然不会有爱恨取舍之心啊,所以无色身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我们现在迷在眼里面,你眨眼,我明明有眼界嘛,我只看到这些嘛。这个因为什么呢?这个你被色法所障了。如果你回归到佛性的时候,你的眼睛。所以在《楞严经》里面有,佛陀放一道光,到阿难的左肩,阿难回过头来看。放一道光到阿难的右肩,阿难尊者又回来看这个右肩的光。佛陀问了:你左右摇头在看,是你头在摇,还是你的眼睛在摇?眼有没有摇过?你眼皮现在可以眨眼了,你看一下看清楚了。然后再眨眼,再闭起来。请问是你的眼皮子在开合?还是你的眼它的这个功能在开合?眼皮子开合还是眼睛在开合?是眼皮在开合啊。

  但是我们看到这个色法的时候,它这个影子就落在你的心里,其实你眼睛能看的、眼睛本体的那个,就被这个讲堂障住了吗?是讲堂障住了你的眼睛那个光吗?其实不是。这是讲堂的影子落在你的心里,你以为这个就是讲堂,它堵塞了你的心,其实眼光并没有被障住。

  佛所以告诉我们,眼是没有界限的。所以你要领悟到这个,你就可以修出天眼通了。你坐到这边,可以知道家里,可以知道天下事。甚至你这样的眼睛还可以当其他的用哦,眼睛看别人一眼,你会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你的心意识会有边界吗?也是没有边界的。所以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你能找出一个东西什么叫愚痴,你拎一个出来,愚痴是什么东西?愚痴有体相吗?有形状吗?没有的。无明就叫愚痴,我换了一句话,无明,无无明。无明没有体相,也没有本质的。所以正因为没有本质、没有体相,也没有谁会生出一个无明来。

  所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就像我们现在讲,我们把这个灯“啪”打开了,黑暗没有了。这是我们的人的一种分别念,黑暗真的有生和有灭吗?黑暗只是个光的对比度。我们误认为有黑暗?只是光的对比度而已。你开的那个车稍微旧一点,然后别人开了一部车比较新,然后他那个灯光比较亮,你会觉得你的灯光是暗的,对不对?明明你那灯光是亮的。但是你一对比出来,别人是越野车灯很亮,然后你觉得我的这个车灯好暗,对不对?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打破了我们的狭隘的分别,当你自性光明出来的时候,这个就告诉我们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我们那个佛性,我们前面讲了,“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那已经笼统的讲过了,这是再具体的讲。

  “无老死”,前面讲这个不从父母所生的,我们死了,这个身体像一件衣服脱在哪边,但是你的那个佛性没有死啊,对不对?它有老死吗?你的佛性会长皱纹吗?你的佛性会长白头发吗?它会死亡吗?所以无老死。

  为什么普贤菩萨说:虚空有尽,众生业尽,我愿无穷。因为如来的体性有尽吗? 所以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边际的。你看学佛多好,我们这个生死轮回,一会就看到一个障碍,老、病、死,一层一层障碍。一学佛了之后,好像你就会升空升起来。让我们就超越了这个生老病死的沟坎啊、障碍啊。所以要了生脱死,超越生老病死。原来我们这个生老病死当中,还有一个不生不死的。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佛陀一开始跟我们讲的时候,就我们的观点来讲,你看人多少苦啊,有生老病死啊,苦哪里来?苦是迷惑造业感召的。有灭苦之法,有道可修啊。那个时候是对一般性,大家都听得懂的。那这个时候呢,那不是从众生烦恼的角度,迷惑的角度,而是从佛性的角度、觉悟的角度来讲,哪里有苦集灭道啊?

  我们现在喜欢乐,不喜欢苦,到那时候你会觉得乐很享受,苦也很享受,苦也很亲切啊,这时候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到功夫?就是当你生病时候,以前生病你都会恐惧,赶快找医生去,赶快干嘛。你找到医生,打针啊比那个病还要痛,对不对?当你病痛的时候,你就不要排斥它,完全接受它。甚至你可以赞美它,哎哟我还有这个感觉呢。你拥抱它,赞美它,马上阴的就变阳的了,这很奇怪的。本来它是痛苦是阴的,它是来侵损你的。但是你拥抱它,你赞美它的时候,它变成朋友了,发现没有了,了不可得。这很奇特的。

  接受一切,般若的智慧就是接受一切。看破一切,超越一切,没有对立的。这就是佛性所展现的大平等,大清净。“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乃至你的佛性是你的,你动脑筋想出来的吗?不是啊。它一直就在,不管你觉悟不觉悟它都在。是不是?大家有没有听法,是不是都在?以前你没有学佛的时候,它在不在?现在是不是也在?我讲了老半天,我讲三天三夜,我能给你那个佛性增加一点吗?能不能增加?所以叫不增。然后你就三千年不学佛,跑到地狱里去,请问你那个佛性能减少吗?所以叫在佛不增,在生不减啊,所以叫无知亦无得,它不是你动脑经造作出来的。不是。不需要什么智,所谓的智慧,为什么般若不翻译成智慧?就这个意思。智慧它还是从积累里来的,从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一种,一个人经验越丰富,他见识越广,有可能他懂得东西越多。但是你的佛性要你那个嘛?不需要的。是不是得到的?你有没有得?没有得的。因为从来没有失去过吗?对不对?

  所以无知亦无得。以无所得故。你现在你心是不是很平静、很平静,这个时候不需要有为造作,它本来就不减,本来就是零零零零.无法去消灭掉它。所以不懂这个道理的人,他就我的仇人,我要把他杀掉,我把他消灭掉。你把他消灭掉,你能消灭掉他的肉身,你能消灭他的佛性吗?消灭不掉的。但是在他八识田里,他的根就种下去了,你今天消灭他,他明天消灭你。所以大家叫冤家宜解不宜结。因为一旦八识田里种下那个怨,你生生世世就是冤冤相报啊,都是很痛苦的。

  所以叫善有乐报,恶有苦报。这个很重要的,标准的佛教用词,就是这样。社会上一般性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这个还不是,佛教严格来说,你做善的人,以后有快乐的果报。造恶的人,以后有痛苦的果报。乐受和苦受的区别。所以作为菩萨一个觉悟者,他在这个因地上非常的细,很细的。种什么因它会得出果。

  所以这个“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因为它安住在这样的如来的体性里面,智慧的本体当中的时候,“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比如说你领悟到这个的时候,你走黑夜,你有什么声动,有什么响的时候。你如果安住在这个智慧本体里,你还会怕吗?你不会怕的,非常的平静,非常的平静。

  所以接下去“远离颠倒梦想”。我们平时是不是颠倒梦想?你看,色受想行识,然后就忘掉了这个般若空性,只看到色身香味触法,就迷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里,对不对?如果你多回光反照,安住在这个般若空性当中,那就不会有颠倒梦想了。就能够究竟涅槃。什么叫究竟涅槃?你的也就是说后天的我们的生命,回归到你的佛性当中去了,佛性本来就是大涅槃、大清净的。当你完全合进去的时候,就究竟涅槃,这个才是究竟涅槃。不是说我穷,然后我赚一笔钱,或者别人给了我一笔钱,我很开心。我困了,我睡一觉,然后那个。这些都是相对的。究竟的涅槃,只有当你完全跟这个,就是自己的般若性恢复了,安住在里面的时候,这才是究竟涅槃。这才是究竟的。告别生老病死。

  我这讲告别生老病死,是不是我们还在老嘛?我们还在病?对不对?但是你不跟老,不跟病对立。你完全还是还安住在,你不随着你的业,你不随你的业去。你还安住在你那个清净的如来本性当中,这个般若空性当中,这个就是诸佛的心。这也是我们本有的心,这也是佛说八万四千法的精华。

  所以今天我都是叫大家怎么样去受用,读这个《心经》,读了,你就安住着,读到一句安住一句去修。“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一切诸佛都是依着这个,而圆满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因为那个无上正等正觉,不能离开这个佛性的因。这个因才会有那个果,一切诸佛都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是无智亦无得的,但是果却是讲“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看到没有?有一个“得”字。果确实需要你净念相继,护念着,最后才能有这个成果的,对不对?

  这个因是不需要得的,因每个人都剥夺不掉的,每一个人的佛性的因都剥夺不掉的,但是这个果确实需要一个缘起,因缘。你有没有护念?所以佛陀在《涅槃经》里,最后祂要离开我们了,就说:不能说每一个人都有佛性,一定成佛。这样是错误的。应该怎么说呢?一切人都有佛性,当他觉悟到自己佛性的时候,他戒恶修善。就是积累功德资粮,最后圆满,他最后就成佛。佛在《涅槃经》里很清晰这样告诉我们。

  也不能跟这个说:你这个人很坏,你永远成不了佛。也不能这样跟他说。应该说他现在无明,他不觉悟到自己的本性。他如果觉悟了之后,他以后能够忏悔业障,能够戒恶修善,他最后圆满了,他也是可以成佛的。所以才总结说:不能说一阐提不能成佛;也不能说他有佛性,他就能成佛。所以因缘很重要啊。因、缘、果报。对不对?我们佛教就讲因、缘、果这三个字。

  我师父他也是这样告诉我们,佛啊、菩萨啊、善知识啊来世间就是这样,依着这个众生的种子这个因,然后给他种这个缘,缘然后让它增长。过去种的,现在成熟;现在种的,以后让它因缘增长,然后以后成熟。所以这个佛菩萨来世间,祂不空过。就是因为这样。祂做众生成佛的助道因缘。

  所以佛陀祂才说:我把这个法都讲了,如果你们不按照我法做,我在你面前也没有用。对不对?如果你们能够把我的法珍重、守护,能够依教奉行。虽然不在,就跟在一模一样。所以法为诸佛之母啊,法为菩萨母。所以三宝里面法宝,它的位置很高的,法很重要的。法是我们成道的重要因缘。善知识是我们破迷开悟,是我们转邪成正,非常重要的因缘。没有善知识切入到我们的生命中来,这样子提携我们,我们很难觉悟的。觉悟之后要依着法,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所以这里面一个得,三藐三菩提。这个得,它是需要有因缘的。

  度一切苦厄,真实不虚。从这个角度上说,生死是可以了的,极乐世界是真实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果是真实的,这个法也是真谛。真实不虚,所以前面都讲这个空那个空,最后为什么讲真实不虚、不空?所以那个空,你不能当顽空来理解,当佛性,最后真实不虚。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是不是真实不虚?你按照佛性修,我们生命的脚跟踩在佛性里,那以后的果是不是就是成佛?这是真实不虚的。功不唐捐的。

  所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文字上解释很简单,那也是果地上我们这样修了之后 ,会有这个境界的。

  所以我师父又亲自这样跟我讲,《心经》前面的这个文字也都是咒,一样的,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这就是般若佛母的心咒,般若空性。为什么般若把它称为叫佛母呢?我们这也是用我们人能听懂得的语言、话,佛母。母是长养的意思。佛母呢?是长养善法、长养圣种的。所以叫佛母。般若它就是长养善法,诞生一切诸佛的。安住在这个般若里面,这个就是我们的莲花,安住在这里面,我们就能够花开见佛,就能够成熟我们的这个佛国。这个咒就是般若佛母心咒。“达地呀他,(嗡)嘎带 嘎带 巴热嘎带 巴热桑嘎带 保地 索哈”这个是完整的是这样读的。

  所以这个乾隆皇帝的《心经》里面,这个咒是这样的,我们平时读的呢,就是直接“揭谛揭谛,波罗揭底,波罗僧揭底菩提娑婆诃。”安住在这个里面,比如说经文的意义,你都能够了知。然后就进入这个咒的三昧状态,那你安住在这里面,那这个里面这个咒其实还又有实修的部分。

  所以为什么要依止善知识,这一步一步带,师父带徒弟,这里面其实都是有的,文字你有,文字的含义要讲解。要带领你进入这个文字的境界,这是需要有师父带的。没有师父带你,念一辈子你都不知道,文字的意义有时候也不解。你就拿查字典,你去看别人讲解的这个,但是你要进入到这个境界里面去,这个就叫密,这是密,这需要师父手把手给你带进去的。否则的话,佛跟我们距离很远的,凡夫跟佛,佛虽然是佛光就是无内外的摄受着我们,但是我们还是摸,摸不到。外也摸不到,里也摸不到。

  通过这个《心经》你体会到这个,从第一个字“观”,“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每个人我们如果都有这个正观,都有这个觉照,你相信吗?它就是佛。大家相信不相信?每个人都有佛性,我们都有。但是现在如果说那个就是你的佛性,你相信吗?

  所以过去古代也是这样,叫“师徒相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见这个性,你就见到佛了。那就是佛啊,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你的那一部分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啊。你能融在那里面,人我双亡,炯脱根尘,那你就哗一下,就融到阿弥陀佛的怀抱里去了。你现在的话,我跟你讲,你还是相似的。你还是虽然是理论,但是我执,你“我执”很大啊,我执还膨胀着。你相信那个就是阿弥陀佛吗?相信那个就是阿弥陀佛吗?你净念相继,都摄六根,你好好地护念,你能够那样地护念修持,你你天天就跟阿弥陀佛在一起了。就像观音菩萨,天天阿弥陀佛住在头顶上一样。

  这个《心经》,按照我们佛学的角度,佛教上正统的传承,从不同的角度,《心经》有不同讲法,但是现在我所讲的这个呢,完全都是我自己解读佛经,受用这个《心经》的心得,跟大家一个交流,所以呢也谈不上讲经,我今天只是讲对《心经》的体会,在这边跟大家汇报一下,所以《心经》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不同讲。从小乘角度,小乘的讲法;从大乘的角度,大乘的讲法;从密的角度,密的讲法;从不同的层次,可以不同的讲法。所以有十几种讲法,这个是从祖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们现在都对这些已经不太了解了。今天呢我也是这个感受,所以婆婆妈妈。讲到现在,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注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