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黄孝直《论语》中说:“人在少年时期,血气未定,一定要严戒色欲。”但古代圣贤并非只强调青少年时期要注意,在人生的整个阶段都要慎重色欲。《礼记》说,古时平民百姓,不是到了五十岁还没有生儿子的话就不会娶妾。由此可知,古人一般不娶二房。又说,男子到三十岁方才娶妻。古人的不贪色,可想而知。又说,诸侯不娶自己境内的女子为妻。古人不因贪美色而夺人之妻,这也可想而知。古时的帝王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日子都闭关修行,古人重视清心寡欲也可想而知。可是孔子,对这些一概不说,却特别提出,人在少年时期,血气未定,应当严格戒除色欲,可见他非常重视青少年的这个问题,也非常畏惧这个问题万一处理不好,对个人乃至民族的延续十分不利。因为少年时期,和草木刚开始生长萌芽以及虫类正在潜伏冬眠的状态一样。当草木刚萌芽时,就去折断幼苗,那是没有不干枯的;当虫类在冬眠期间,去挖掘它蛰伏的洞穴,虫类没有不死亡的。圣人提醒少年之人,要他们竭力控制色欲的念头,目的是让他们知道利害关系而能够自我珍惜,从而保护正在发育成长的稚嫩身体。若少年时期,能够对色欲一关,把得固,截得断,则成年之后,由于精神没有受到亏损,则能浩气充塞天地,能精神饱满地经国治世,建功立业,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这些高尚的道德,广博的学问,都是仰仗于少年之时严戒色欲打好的基础呀!退一步说,即使不能有多大作为,也必定会尽享自然寿命,不会半途夭折。青少年们,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啊!
父母疼爱儿女,自小在各方面都严加管教,可是对色欲不谨会伤身害命的重要事情,大多数父母却不能明确地进行教育。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或者是因为认为孩子在没有结婚之前,年纪还小,这方面还没有开窍,不可以明说;等到儿子娶妻后,又认为他已是大人了,再说又碍媳妇的情面,不方便详说。殊不知子女年纪轻,社会经历不深,对那些从古至今由于贪淫好色而招祸死亡的报应事实,还没有亲眼目睹,广泛听闻,因而还不大相信。再加上又不去详细认真阅读远离色欲、戒除邪淫的善书,加上世俗的邪说和恶友的胡说,于是就认定性生活是快乐的事情,因此恣行淫欲,导致伤身毙命。由于不教子女而绝了后嗣的人多得不可胜数,实在是可悲、可惜,使人落泪呀!当父母的人应在子弟十四五岁时暗中留心观察,了解他的兴趣和爱好。如果子女开始进入性发育期,就要在其换洗衣裤的时候,仔细检查,是否有遗精等污迹。
若发现有这种情况,马上援引古代圣贤的训诫,对他明讲,详细告诉他好色必死的道理,引证因好色而导致惨死之人的事例,使子女知道利害,这样就能保养精神了。若是已经娶妻,尤其应当不怕烦琐,婉转开导教育,父亲劝勉儿子,婆母劝勉媳妇,并且尽快将远离色欲、节制性欲、戒除邪淫的各种善书,给媳妇讲解,使其媳私下规劝丈夫。万万不可因为懒惰、怕麻烦、碍于情面等,而造成终生的痛悔啊!淫祸最大,这不单单是指邪淫,就是与自己的配偶之间,稍有不节制,或者在独居时心中思想淫欲之事,都足以导致疾病而丧失身命,实在是不可不戒呀!道教的书上说:“如果淫欲的念头不起,则人身中的精气舒布五脏,荣卫百脉。如果淫欲的念头一生,则欲火旺盛,敛缩聚合五脏,精髓流淌,从命门宣泄而出。即使还没有泄出,由于淫欲的心念发动,就像用烈火烧锅里的水,立刻见到水迅速消失,要不了多久,就水干锅炸了!”这就是说明淫念足以伤身的确实依据呀!我愿世人自己诊断自己有无贪恋色欲之病,有的话要自己治疗自己。对治的方法主要是端正自心和敬畏天地鬼神。
青少年在新婚之时,性欲正旺盛,如果不加以节制往往就于此时种下了死亡的祸根,而缩短了自己的年华,真是太可痛惜了!从前有一青年学子,新婚不久,离家进城应考,在城里独宿几日,难耐寂寞。考完试还没有发榜,就急忙返家,一天步行百余里,直到二更天才到家。他的父亲怒斥道:“你一定是在城里惹下祸,才连夜赶回家来躲避。”说罢,命家人将他双手反绑,关在仓库里,并叫人拿来棍子,说:“明天定当以家法痛责!”第二天,父亲很迟才起床,放出儿子,什么也没有说,也没有责罚。这个青年刚到家时,性欲正浓,谁知突遭父亲怒骂捆绑,一夜惴惴不安,直到天亮被放,也不明白父亲到底是什么意思。而当时与他一同赴考、一同返家的同窗好友,由于当夜与妻子同房,第二天便死了。这是因为一天步行一百多里路后行房事,虚脱而死。此时这青年才恍然大悟,父亲故意冤枉他,实是爱子心切,用心良苦啊!
古时的人说,真正孝顺父母的人,会用心去观察,在父母还未表现出来,未讲出来之前,就已经觉察出父母的意思,从而使他们心满意足;因此也可以想见,父母疼爱儿女,更是无微不至。子女平常的房事不节,尚且让父母如此忧心,更何况偷情邪淫,更是危险百出,真可谓风霜饥寒逼迫于外,惊惶恐惧交织于心。对这样的子女,做父母的更加百倍地焦虑忧愁。作儿女的人,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当将父母的爱心,化为自我珍惜之心,远离邪淫,节制正淫,那么健康长寿肯定可以得到。
(据印光法师攒原文译)
版权所有:金刚经注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