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叫做爱惜呢?我们常常自己认为说,在常住,自己不浪费,少用一点水,就叫做爱惜常住物。你少喝一点水、少用一点水,这只能说明自己的节约。节约和爱惜常住物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爱惜常住物,有爱惜、保护的意思。常住物是包括一切的,不仅仅只是自来水。整个的殿堂、佛像、图书、用具用品、地板、墙壁、花木,整个的环境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包括在内。
比如我们在墙壁上面不能随便钉铁钉,不能随便把有颜色的东西涂上去。如果地板上有些脏东西、茶渍,或者有颜色的,我们要马上把它抹掉。当我们在移动物品时,要抬起来,不能拉,一拉地板上就画了一道线、刻了一道痕迹,就去不掉。洗衣服的地方,洗完了,我们要把这些肮脏的水全部清干净、扫干净。自己的房间都要整理整齐,卫生做干净。处处都能够体现爱惜常住物。如果摆放不整齐,东西就容易坏。卫生做不好,东西也容易坏。所以爱惜常住物就是爱惜常住的一种表现,对物品的爱护就说明我们对常住的爱护,就说明我们对佛教的爱护,这个很关键。要树立、培养常住的意识,首先要从“物”开始,因为“物”比较容易去面对。物不会说话,也不会思考,也没有情感,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可以把它做得很整齐、很好。第二步才是人、才是事。人会说话,人有情绪,会变化,今天这么想、明天那么想。那么事呢,比人更难,事由很多人一起来做。人,甲、乙、丙、丁,毕竟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关系,一个人一个人的业缘,还是比较容易改善的。做事就不一样了,牵扯到很多人在一起,做一件事情也不仅仅是今天要做,明天还要做、后天还要做、连续要做。人也不断变化,人的心情也不断变化。
所以只有首先开始培养对物的爱护的能力、观照的能力,然后才能够培养起对整个常住的一种护持的心、护持的量,护持的心量才能培养起来。如果对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举手之劳,我们都做不到,都不愿意去做,那我们怎么能够有能力去关顾更宽广、更广大的事业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从微小处见精神,从小小的地方、很小的事上,就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因为一个人的心,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你只要用心,是可以关顾非常广的。人的心就象一面镜子一样,无论什么境界、外在什么东西,在镜子里都是能够如实显现的。不是说我们去关顾这么多,心就会搞乱了,这说明我们的心还是有问题的,镜面还是比较模糊的,所以对外境的反应就比较困难。
我们对常住爱护的心,首先从物品开始,建立这种爱护的心。爱护,然后慢慢才能增长广大,才能够越来越好。爱护,我们才会去建设、才会去保护、才会去发展。大家在这里常住、修道、用功,才能够成就,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常住的物,是所有的出家人之所共有,我们来爱护、珍惜,功德、意义就非常大。所以它不在于说这个物品,一个纸杯、一双筷子,它值多少钱的问题。从这里我们可以用功、可以用心、可以办道。
丛林不仅仅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居住、生活只是一个基础;丛林也不仅仅只是培养知识,增长才干的地方;丛林也不仅仅是启发智慧、让我们觉悟的能力越来越增强;丛林更重要的是培养、锻炼我们的成就、品行,修改自己的毛病,磨炼我们意志的地方。磨炼我们的意志,就是在各种各样的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当中去历练;是陶铸圣贤的地方,不是说只是拿经本在这里读。
古代祖师开创丛林有非常深的意义,你只有在历练的过程中,才能够开发智慧,才能够让自己的悟性得到发挥。诵经也好、打坐也好、过堂也好,一切的作息、一切的安排,用意都在这里。它能够让人不断得到磨炼、锻炼、陶铸,最后你是个什么材质,就能够成一个什么,怎样有价值的一个人才。所以丛林就像一个烧制工艺品的地方,就象一个窑一样。你是金的,出来就是金品;你是银的,那就是银品;你如果是泥土的,出来的就会变成瓷器、陶器等等。这个跟人的素质、发心、根器有关系。通过丛林里面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二十年的熏修,最后就能够有这种模样出来。人们一看这位法师这样子的一种威仪,内心的一种状态就能够体现出来。如果不是在一种有序的学修、生活的环境当中,人就培养不出来,每个人都是很散乱的。我们这种有轨则的、很安祥的、很如法的身心行为、举止、威仪都是靠丛林来陶冶出来、锻炼出来的。
人的意志力,或者说我们人的心愿,是很重要的。我们有了这种心愿以后,才有能力去克服一切的困难。我们知见认识到常住对我们很重要。爱护常住,首先从爱护常住物开始。我们要同人搞好关系,首先要跟物搞好关系,物都处理不好,人怎么能处理的好?肯定处理不好;人处理不好,事就更处理不好;事情处理不好,法怎么能够修得好?法是在人事物当中来体现、来落实、来观照、来超越的。超越自我、超越人事物、超越一切对立、超越一切障碍、超越一切困难、超越一切矛盾,超越才能够放下,不超越,我们的心就沉浸在种种烦恼的境界里。
所以我们对常住的这些物品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好像我们修道人,这些跟我们没有关系。如果你这种作意,就麻烦了,就把我们自己内心的大门关闭掉,就是能够缘得到、缘得了,最后我们都没能力去缘这些境界。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一步一步从对这些很细小的、很细微、很小的物品开始,一个人、两个人、一个班、两个班,大家都这么做,慢慢大家对常住的一种护持的心、承担的心就会越来越好。
版权所有:金刚经注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