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注音网

如何看待佛的涅槃和阿罗汉的涅槃?

发布时间:2024-10-08 03:04:45作者:金刚经注音网
如何看待佛的涅槃和阿罗汉的涅槃?

若欲觅佛。須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終不得也。若自己不明了,須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

若不如此,总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

佛陀的无师自证,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而阿罗汉不是,阿罗汉是通过听闻佛陀的教导与指引才证得解脱,所以阿罗汉被称为声闻弟子,即因佛声而得闻佛法,佛明确告知其该怎么做才能获得解脱,也就是说阿罗汉们是由佛陀这位老师教出来的——毫无疑问,佛陀的成佛之道与阿罗汉的解脱之道,这是两条不同的路。那么也就是说,成佛之道是存在的——以上也这就是“成佛之路”必然存在的根本依据,可以明确说“成佛之道”是存在的,这也是南北传佛教的共识之一。那么,是不是因为有了佛陀的成佛之道,就可以用成佛之道,全面覆盖或者向下兼容,乃至否定取消阿罗汉的声闻之道?

这里仍然还有一个细微而深刻的问题,需要清晰明了:佛陀的解脱和阿罗汉解脱是否有区别?我们翻看原始佛教经典,以及部派佛教诸多论典,可以发现:无论在阿育王时代,还是迦腻色迦王第四次集结产生的论著看,在两种解脱或者说两种涅槃的问题上,并没有分歧——《异部宗轮论》:[佛与二乘解脱虽一,而圣道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如说,如来解脱与余阿罗汉等解脱无异?答应作是说,诸有情类证择灭时皆共证一]——这是部派佛教时期的共识。而部派佛教之后的大乘佛教,对于这一问题开始有了分歧,有些如《般若经》、《解深密经》则强调三乘都是依「诸法无自性」所达到的各自深浅不同的证验深浅而趋入究竟涅槃,也就是说诸大乘经显然是基本延续了这一基本见解“一切圣贤皆依无为法而有差别“、“三乘同入一法性,三乘共坐解脱床”,三乘所证是一个同样的涅槃,所不同者,只在行愿大小、显现广狭而已。

而大乘中还有另外的一流,完全颠覆了[解脱无异]的部派,乃至大乘初期教义,而说阿罗汉的解脱[犹有残气]不彻底——[问曰:如阿罗汉、辟支佛,亦破淫怒痴,与佛何异?答曰:阿罗汉、辟支佛虽破三毒,气分不尽.........诸阿罗汉虽断结使,犹有残气。如诸佛世尊,若人以刀割一臂,若人以栴檀香泥一臂,如左右眼,心无憎爱,是以永无残气]——这种说法相当于认为佛陀因为是一切智、正遍知,而阿罗汉不是,因此反过来证明佛法的全部不光是声闻道一类,佛陀只是对于这部分根器低劣的声闻乘众生应机教导了不彻底的解脱法,相当于对于小学生只能教一加一等于二,而真正的佛法喻为高等数学,是只能对于博士精英才堪能教授并理解的——这种见解,真可谓是对真实佛陀的极大污辱和诽谤,是对于佛陀在经典中屡次宣示自说的“掌中叶”与“爪上土”譬喻,以及“如来所说,已吐尽吐”、“纯一满净,前中后善”的忽视和泯灭。

通过学习《圆觉经》我们可以看到,解脱生死只要永舍贪欲就可以,但欲入如来大涅槃,就必须事障和理障都永断灭。所以阿罗汉的涅槃是偏真涅槃,虽然出了轮回,但还达不到佛的涅槃。

那么有没有成佛之路呢?佛在《金刚经》上说: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燃灯佛则不与我受记。实际上成佛之道唯一“舍”字,四圣谛、八正道最终都要归于“舍”,若最后还执着于佛法,必然如过了河的人还要背着船走路,是上不了灵山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注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