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到大学教书以后,每年秋冬季节,笔者都会带学生到北京的各个宗教场所走走,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听听大学生对宗教的看法。在过去的一个月,和学生们利用3个周日,先后拜访了道教的白云观、伊斯兰教经学院、天主教神哲学院和佛教的雍和宫。参加的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既有宗教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哲学系的本科生,也有选修“宗教与当代社会”课程的全校各院系的本科生,总计约有130人次。透过学生们稚嫩而纯洁的眼神,笔者也得到很多启发。
大学生对宗教依然比较生疏,这是笔者的首要感受。不要说伊斯兰教经学院和天主教神哲学院这样的非旅游场所绝大多数学生从未涉足,就是白云观和雍和宫这样的旅游胜地,也有一半以上的本科生没有去过,尽管他们在北京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
在白云观,同学感触最深的是那里有点像佛寺。在各种宗教场所中,大众接触最多的还是佛寺,因此当学生走到白云观的门前,首先就将之与佛寺作比较。在建筑格局上,学生们感觉基本类似。在崇拜的神灵中,大家最熟悉的观音、关公等都是两教皆供的。在信仰层面,道观中无处不在的“有求必应”也为佛寺所常见。更让学生们吃惊的,居然还有佛教徒一路跟随我们,听道长讲解。可以说,道教和佛教在许多方面都是兼容的,相互排斥的成分较少。但由此是否可以相互替代,成为我们回校后讨论的重要话题。
在伊斯兰教经学院,我们先在门外观听晌礼,然后与经学院的学生座谈。学生们首先不满足的是,为什么外人不能参加晌礼?如果非穆斯林不能参加活动,那伊斯兰教怎么让人了解并吸引更多的信徒呢?座谈当中,有人问到对伊拉克判处萨达姆死刑的看法,经学院的学生认为:萨达姆做了许多违背伊斯兰教法的事情,他今天的结局也是罪有应得。这让大学生体会到经学生们要比许多“愤青”更加理性。
尽管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所在的海淀后八家极为难走,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在早上八点半以前赶到参加弥撒。天主教弥撒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历来为学生们所喜欢,而学生们也在观察中表现出一定的专业性。当天整个教堂都坐满了人,除去我们这50人以外,应该有150左右的信众。其中老年人约占一半,这个比例较前几年降低了。在年轻人中,外地打工者有一半左右的比例,后来知道附近有一个河南村,平时信徒大多来自这里。而在外地人中,好几个妇女都带了孩子。幼童偶尔的哭闹和奔跑给庄严的弥撒仪式带来了别样的祥和与活力。后来我们参观了校园校舍,又与修士们分组座谈。大家对修士们的独身生活以及7年制的学习内容询问最多,对于大部分老师都有国外学位也深感意外。
在雍和宫参观之后,在精美的会客室里,一位管家详细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这里的喇嘛以蒙古族为主,他们的坦诚豪放真挚使我们更深刻地体认到藏传佛教发展的根源。即便地处闹市,雍和宫在宗教仪规上一直如法如律。在开光室,我们了解到主要是为佛像开光,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开光的。对于空腹的佛像,还要装脏,包括经文、藏药、五谷、金银和香等,一丝不苟,而最后的收费则由信众随意,没有定价。
回校以后的课堂讨论上,学生进行了总结: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这些外来宗教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教学相长,每年和学生走走看看,老师也获益良多。
版权所有:金刚经注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