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指佛教的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
「說」,是指這部「父母恩難報經」,乃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說的。
佛是佛陀的簡稱,佛陀是梵語,譯成中國語文,乃是大覺的意思。
覺有覺悟與覺察兩種意義。覺悟乃是覺知萬法事理,了了分明,好像一個人在黑夜裡作夢,清晨一覺醒來,頓時明悟,無明昏闇,剎那消失。覺察是覺察一切煩惱,使之不能為害,如世人覺知有賊,驚覺警惕,不被賊人偷竊。佛之聖慧一起,朗然大悟,不但是自覺,而且還要覺一切眾生,自覺覺他之覺行圓滿,達到了無上正等正覺,方得謂之為佛。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是二千五百年前,古印度迦毘羅衛國淨飯王,母親是王后摩耶夫人。佛是獨子,也是唯一的王儲太子,名叫「悉達多」;出家成佛,乃是地球賢劫千佛的第四尊佛。
因佛教是最講孝道的,所以佛經云:「孝養父母,是第一福田。」梵網經上說:「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即戒律),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因佛陀曾講過好幾部孝經,這部父母恩難報經,就是其中的一部。
父母
「父母」二字,在辭海的解釋是「生我之人,男的叫父,女的叫母」,乃是親人之中最親者,所以叫「父母親」。
依中華民國現行民法「親屬」來說,父母子女之間,謂之「直系血親」。自己之身所從出者,叫直系血親尊親屬,父母即是。從自己之身所出生者,叫直系血親卑親屬,子女即是。子女從父姓,贅夫之子女從母姓;收養他人之子女,為養子女,養子女稱收養人,叫養父母。
恩難報
「恩」是他人於我的利益,叫恩惠恩澤。父母於子女,不但有十月懷胎之苦,生養撫育之恩,就是養父母亦有撫養教育之恩。所以說:「父母之恩,山高水深」,難以圖報。
經
父母及養父母之恩德,雖然難報,但為人子女或養子女者,一定要報。
「經」者道也。佛陀所指示我們孝親報恩之道,也就叫「父母恩難報經」。
因經文本是梵文,當初翻譯成中國古文。古文在使用語體白話文的今天,為一般人不容易看得明白,所以筆者乃用最淺白的白話文來做解釋,因此這本書就叫「佛說父母恩難報經白話解」。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在中國歷史上有「漢朝」,後來分為「前漢」與「後漢」。在後漢期間,有鄰邦名「安息國」,即今之「伊朗」。當時有一位精通經、律、論的三藏法師,名叫安世高,來到中國弘法,博通中文。這部經就是由他從梵文翻譯成中文的。
經文
聞如是:
「聞」是耳所聽聞,乃是結集經典時,由佛弟子宣說這部經的來歷,確實是他親耳聽到佛陀「如是」說的。
一時
「一時」是指佛說此經的那一個時候。因佛說的時間,在天上、人間、龍宮,乃至他方世界,其時間長短假實,都各有不同(比如臺灣的早上,在美國卻是晚上;又如兜率天一晝夜,等於人間四百年),無法統一,故以「一時」二字總說,最為恰當。
婆伽婆
「婆伽婆」是指釋迦世尊,乃天竺語譯成中文,有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乃至有德、巧分別、有名聲、能破惡等種種意義。
自ˉ在:佛是超脫三界火宅,六道輪迴之苦的大覺者,已得到了無礙解脫,得大自在。
熾ˉ盛:唯有佛是永離黑暗,得大光明的光明熾盛者。
端ˉ嚴:唯佛才具備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萬德莊嚴相。
名ˉ稱:唯有佛體用一如,行解相應,毫無虛妄,名實相稱。
吉ˉ祥:唯有佛陀才是遠離萬惡,一切言行,皆大吉祥。
尊ˉ貴:唯有佛陀乃四生慈父,三界導師,言行舉止,極為尊貴。
有ˉ德:德是利益一切眾生的表現,世間唯佛陀才能做到完全利益眾生,度化眾生,使苦惱的眾生,都能離苦得樂,故名為有德。
巧分別:唯有佛陀才能善巧分別一切總相別相,故名為巧分別。
有名聲:佛陀利益一切眾生,聲名遠播十方佛土,沒有其他之名聲有如佛者,故名為有名聲。
能破惡:唯佛陀能破除,也能教化眾生破除一切貪、瞋、痴、慢、疑;殺、盜、淫、妄、酒,以及世間一切黑暗之惡,而生一切善,故名為能破惡。
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是一個地名,也即是說佛陀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這個地方。
「舍衛」是一座大城市的名字,叫「舍衛城」,在古印度的北方,乃是「憍薩羅國」的首都。
因為當時印度的南方,也有一個國家名叫「憍薩羅國」,國王為了要使他自己的國家,與南方「憍薩羅國」國號有所區別,所以就把自己的國號,改為「舍衛國」,使世界上的人,一聽便知道舍衛國是在印度的北方。
這個舍衛國,位於現在印度西北部,拉普地河的南岸,在烏德之東,尼泊爾之南。這一帶地方在古代,土地肥沃,出產豐富,而舍衛城的寶物甚多,世界聞名。
據說舍衛城以前名叫「舍婆提」,因在這大城裡,曾出過兩位兄弟,都是很有名氣的仙人,弟名「舍婆」,比兄更有成就,兄名「阿跋提」,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所以才把他們弟兄的名字連起來作為那座大城的名字,叫「舍婆提城」。
用「舍衛」二字為城之名,那是後來的事,當佛陀住世時期,舍衛國的國王,名字叫「波斯匿王」,他是佛陀的皈依弟子,也即是當時佛陀的大護法之一,他就住在舍衛大城。
舍衛大城裡,有一處地名叫「祇樹給孤獨園」的地方,那裡有佛陀居住的「祇園精舍」,有大講堂,還有很多供僧團大眾安居修行的僧寮。為什麼會有這個地方,我要講它的來歷。
在印度舍衛國的舍衛城中,有一位很有道德,很有學問,很有財富的長者,名叫須達多,因為他非常慈悲,樂善好施,時常周濟一般窮苦孤獨無依的人,以此善名流佈,人都稱他為「給孤獨長者」。
當佛陀在摩揭陀國弘法時,給孤獨長者因對佛陀深生敬仰,遠去聞法,並至誠懇求皈依三寶,為護法優婆塞。後來請求佛陀到舍衛城度化國人,並發願以園林獻佛,為弘法的道場,佛陀接受了他的願心,長者乃到處選擇,結果選中了祇陀太子的園林最為合適。須達長者對舍利弗說:「大德!在此舍衛城外,有林園一處,不遠不近,樹林茂盛,花草果樹,樓台亭閣,泉池流水,假山石橋,應有盡有,清雅幽靜,大小約五里,所見過的林園之中,以此為最勝,想在此為佛陀及比丘僧建造精舍,但此處為祇陀太子所有。」舍利弗應邀前往參觀,亦稱讚不已,乃商議與祇陀太子購買的事。須達長者託了好幾位與祇陀太子相好的朋友,從中撮合,長者亦親自出面向太子表明買這林園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享受,乃是建造精舍,請佛安住,弘法利生。太子本來堅持不肯,因聽說是供養佛陀,他也是最尊敬最崇仰佛陀的,心想這個福德由自己一人來作;但又受到須達長者的至誠所感,情面難卻,乃假意說:「長者買我園供佛,我甚同意,因長者你是遠近知名的豪富,黃金最多,你既有誠心,我園當賣;但必須將你的黃金鋪滿我的園地,厚敷五寸,得金賣地,若能依此條件,我即出售給你。」須達長者購園心切,不知太子是和他開玩笑的,乃一口答應了,一言為定。太子要知道他的黃金究竟有多少,認為鋪滿園地是不可能的事,又佯稱堅持原則,看看長者如何辦法。長者果然命人搬運金磚鋪地,不到幾日,地將佈滿,黃金還有多餘,太子見之,更為感佩,乃發勝心,想獨自供養。他認為物之所貴,莫過金寶,而須達長者,尚能傾庫買地,建造僧園,我自己有何缺乏,定要此金呢?於是請悔約施地,但長者不肯同意,太子無可奈何,只說:「取金售地,已議在先,自難悔約,但我們只講的買地,未曾提說買賣地上之物,地今屬你,然林屬我。」於是二人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須達長者買地建造精舍及一切房屋,林園由太子供養,兩人共同布施,完成了他們的宿願。
祇園精舍建造完畢,佛陀遊此,對阿難說:「此園地乃善施給孤獨所買,樹木林園為祇陀太子所施,二人同心協力,共崇功德,自今以後,此地應名為『祇樹給孤獨園』,最為合適。」所建精舍,簡稱為祇園精舍,以二人之名合為園名,這就是祇樹給孤獨園的來歷了。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爾時」是指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的那個時候。
「世尊」即是佛陀。
「比丘」,佛教的出家二眾弟子是:「比丘」、「比丘尼」,依佛制披剃出家的男眾,已受二百五十條具足戒者,叫「比丘」;依佛制披剃出家,已受三百四十八條具足戒的女眾,並持八敬法者,則叫「比丘尼」。為了男女有別,在「比丘」二字再加一個「尼」字,即可知道「比丘尼」是女眾。在此我們應該知道,什麼叫「比丘」。
「比丘」是梵音,沒有翻譯成中國文字。為什麼不翻呢?在古代翻譯佛經的時候,有五種不翻之規定:
一、秘密者不翻。如一切陀羅尼等密咒,都沒有翻。
二、含多義者不翻。如阿彌陀佛就包含有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功德等意思;又如:薄伽梵一句,就有六種意義,故不翻。
三、此方無者不翻。如閻浮樹,在中國就沒有這種樹,不知將它譯成中文什麼字義,故不翻。
四、順於古例者不翻。如阿耨菩提,不是不能翻,自古迦葉摩騰所主張,常存梵音,故凡順古例之句不翻。
五、為生善者不翻。如般若二字,使人聞之,即生信念,若譯為智慧二字,會令人生起輕淺的感覺,故不翻。
「比丘」二字,聞之使人生起淨信的善念,故亦不翻。若論其義,包含很廣。為使讀者,知其大概,略說如後:
「比丘」之語音,乃是借用一種香草之名,草名「苾蒭」,馨香無比;苾蒭芬芳,人人喜歡,係指佛陀的出家弟子,道德馨香,可以「苾蒭」草比。苾蒭之音,乃與中國文字之比丘二字相同。故譯經時,則用「比丘」二字了。
「苾蒭」這種草,多產於印度半島,是一種最吉祥的草,有似我國境內所產的香茅草而更佳。因此草勝於其他的草,不易生蟲,不被蟲害,所以西域的僧人,多用來敷座禪坐,或作臥褥。
因「苾蒭」草具諸特性,含義優美,為他草所不及,所以古德向來用此香草,比喻剃度出家弟子修行的德性。
此草富有彈性,性質柔軟,風吹不倒,生趣盎然,外有油質,不為污染;以喻出家弟子,因修持故,心性溫和,隨機應變,不為外境所動,身心淨潔,並不為外污所染,且能善自調伏身、口、意三業,隨時清淨。
此草能耐乾旱,從不凋謝,四季常青;以喻出家弟子,嚴淨毘尼,恆守淨戒,盡形不犯。
此草性喜陽光,如經照射,綠意盎然,故向陽而生;以喻出家弟子,覺性顯發,身心光明,勤行佛道。
此草具有香茅油質,能治病痛;以喻出家弟子,秉佛教誡,以戒為師,斷除惑染,治癒妄心煩惱。
此草氣味芳香,令聞者心生歡喜;以喻出家弟子,受戒持守,心戒清淨,戒香馨芳,眾所欽聞。
此草葉有三瓣,形色俱佳;以喻出家弟子,由戒生定,因定發慧,三者相資,缺一不可,乃入道之始。
此草生存,連延不斷,青蔥茂盛;以喻出家弟子,弘法利生,續佛慧命,世世相承。
比丘之德行,含有八種意義:
一、乞ˉ士:乃上乞如來之法,以資慧命;下乞眾生飲食,以養色身。不擇貧富,次第行乞,能使自身破除憍慢,生平等心,隨順佛行。乞食於人,能令眾生,與佛結緣,種諸善根,修植福田。
二、怖ˉ魔:三界之內,為魔眷屬,欲超三界,唯出五欲六塵之家。比丘身披法服,受具足戒,修定修慧,善入涅槃,魔眷減少,魔乃怖畏。
三、破ˉ惡:比丘行住坐臥,止惡行持,自能破除一切惡習。
四、除ˉ饉:比丘因廣修福慧,得證聖果,除佛法之饉乏。
五、破煩惱:大智度論云:「比名破,丘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比丘。」因依法修行,故能破除一切無明煩惱。
六、淨ˉ戒:比丘出家受具足大戒,終身依止,如護明珠,故戒行嚴淨。
七、除ˉ士:比丘持守淨戒,一切貪染習氣,自能斷除,故名除士。
八、熏ˉ士:比丘二六時中,離欲守真,日久熏習,得戒香之熏,戒德究竟,故名熏士。
比丘有如上面所說這許多意義,具諸一切妙行,功德無量。所以出家弟子,應依法修學,利人利己,做個如律如儀,名副其實的比丘。如比丘之威儀,能夠如法,而德高的長者,亦可配稱之為大比丘。
解釋比丘二字,談了這許多,再回到本題來,也就是說,那個時候,佛陀親口告訴比丘們。
「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餔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
做父母親的,一旦生育了子女,他們的心中,就有很大的責任。父親在外,為了家庭生活,士農工商,百業千行,不計疲勞辛勤,艱難困苦,冒險犯難,有時還會犧牲性命,都是為了家庭妻子兒女,希望一家生活,能夠過得美滿快樂,不致發生凍餓之苦。
母親養育子女,更是辛苦,十月懷胎,苦不堪言,在母胎時,第一月中,如晨露珠,朝不保夕;第二月中,胎如凝酥,母難飲食;第三月中,猶如凝血,嘔吐懶動;第四月中,漸成人形,吸母身血;第五月中,頭部四肢,身體完具;第六月中,六根長成,母更為苦;第七月中,骨骼毛髮,更趨完具;第八月中,九竅皆通,已生意智;第九月中,所需營養,吸取母血;第十月中,大腹便便,行動艱難。
生產之時,猶如谷裂山崩,血流成河,死去活來,子女出生,咽苦吐甘,迴乾就濕,哺乳養育,洗濯不淨,照顧病苦,遠行掛念,長大成人,學業事業,更勞母懸;若是女子,交友婚姻,倍加牽掛。總而言之,處處都是為了子女的身心利益,而使父母生諸憂苦。
子女之生養,自幼至長,衣食醫藥,教育禮義,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的身體,為地水火風,四大假合。皮肉筋骨,毛髮指甲為地大;小便汗淚為水大;溫煖熱能為火大;呼吸氣流為風大。此四大根本就是父母之所賜,方得成就人身,為人之子女者,不可不知報恩也。
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世人既然知道,父母之恩高如太山,情深似海,理應圖報宏恩於萬一。
假如為人子女者,以右肩負父,左肩負母,如此經過千年的時間來奉養父母;縱然父母的大小便溺,都拉在背上,亦沒有怨嘆之心對於父母者,這種孝感天地之心,還是不能夠報答父母於千萬分之一。
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
孝親之道,不是只在物質上供養其所需,滿足其物欲而已,還要在精神上使其得到充實。要讓父母知道佛教對人生的重要,勸其信仰佛教,皈依三寶,修行為善,得到超出三界火宅,永離六道輪迴,離苦得樂,永入涅槃,而得安穩。
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
奉勸父母信奉佛教之後,假如父母還不知道戒法者,要講持戒修行的重要與好處,要鼓勵他們到佛教寺院所舉行的戒會,去請和尚講戒、授戒,使之得戒、持戒,或守五戒,行十善,八關齋戒,且親近沙門,福慧雙修,乃至求得解脫而得安穩。
五戒
一、戒殺生:自不殺害一切有生命的活物,亦不教人造殺業;並勸人不可造殺業。
二、戒偷盜:自不竊取,不強奪,不劫盜,不詐取。凡他人之所有者,不與不可取;並勸人不可造偷盜業。
三、戒邪淫:自不與非夫妻之任何男女及非人行邪淫;並勸人不可造邪淫業。
四、戒妄語:自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欺騙;並勸人不可造口業。
五、戒飲酒:自不飲酒,不服一切麻醉性封閉智慧的物品;並勸人亦不服用。
十善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言。
五、不綺語。
六、不兩舌。
七、不惡口。
八、不貪欲。
九、不瞋恚。
十、不邪痴。
八關齋戒
齋戒,清心之不淨,謂之齋;禁身之過錯,謂之戒。就是說,我們世人如果心不清淨,以修行佛法使妄心平息,而得清淨的心叫「齋」;往昔因身、口、意三業不淨,而犯了為非罪惡的過失,今依佛戒禁止,以後不再重犯,叫做「戒」,這就是齋戒的意義。
「八關齋戒」,乃是世人應該共同修持的戒法: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行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六、身不塗飾香鬘,不自歌舞,不觀聽歌舞。
七、不坐臥高廣大床。
八、過午不食。
於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這六天,自古相傳,有惡鬼逐人,欲害人死,擾亂世間,故世人多行不善,造諸罪惡,多不吉利,因此保護世間的四天王天,必須下凡查察善惡,回稟上天,以為懲處罪福應報的依據,初八、廿三日,遣天使下凡,十四、廿九日太子下凡,十五、三十日天王親自光臨,不但世人的善惡,就是一切鬼神、畜生、地獄,均在巡察之列。
所以累劫以前,聖人出世,即教人於此六日,持齋行善作福。那個時候,不持八關齋戒,以一天不食以為齋,後來諸佛出世,才教世人於此六天,一日一夜,持八齋法,學佛過午不食。
世人如於每月的六齋日,一日一夜,行此八齋戒法,諸惡鬼神,不得其便,罪滅福生,天人歡喜讚歎,正是古往今來,世人應當奉行的齋戒;尤其是皈依三寶,受持五戒的在家二眾,男女居士,更應率先奉行,要淨化人間,安定社會,實有推行之必要,將來世人可獲得無量的福報也。
不聞使聞教授,獲安隱處;
為人子女者,勸父母皈依三寶,受持齋戒後,還要使父母廣學多聞,凡有法師講經弘法之處,要使父母都能夠參加聽講,得到法師們教授佛法,懂得了佛法,依法修行,唯有如此,才不會盲修瞎煉,一切如律如法,自可達到解脫,獲得永恆自在安穩之處。
慳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凡是眾生,都有慳貪不捨的習氣,父母雖已信佛學佛,持戒修行,但亦難免還有這種習氣,為人子女者,要安排使父母供養佛法僧三寶植福,並再請法師為其開示布施法要,教令如何惠施慈濟,廣種福田;並且要使父母亦能勸人布施,利樂眾生,財法兼施,而獲得永恆自在安穩之處。
無智慧教令黠慧,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修行人若只有修福,沒有修慧,是非常遺憾的,理應福慧雙修才好,所以為人子女,要勸父母多多親近高僧大德,大善知識,蒙受教導,傳授法要,如法修持,開發智慧,才能獲得解脫究竟安穩之處。
如是,信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
為人子女者,唯有像這個樣子,使父母或養父母,信佛學佛,持戒修行,福慧雙修,深信如來的教法,受持如來的教法,護持如來的教法,將來才能獲得究竟圓滿,安樂安穩之處。
諸佛有十種稱號:佛世尊、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在前面的經文裡,字雖大同小異,乃是因翻譯的差異,但其義相同,茲解釋如下:
一、佛、世尊:佛為無上正等正覺的覺者,為一切世間所尊仰,故稱為世尊。
二、如 來:如,乃是真如,乘真如之道,從菩薩之因地來到佛果,而成正覺,故名如來。佛乘真如之道來三界火宅,教化六道眾生,故名如來。涅槃名如,知解名來,正覺涅槃,故名如來。如來又名如去,諸佛從生死去於涅槃,乘真如安穩之道而往成佛,謂之如去。如去者,向上自利;而如來者,向下利他。如去如來,乃顯佛之不離涅槃,不住涅槃之德相。
三、應 供:如來諸過完全斷盡,已無一切惡,真正達到心地光明,福田清淨,為世間最勝福田,應受一切世間眾生及天、人之供養,故名應供。
四、正遍知:又名正遍覺,即梵語之「三藐三菩提」,譯「三藐」為正,「三」為遍,「菩提」即「佛陀」為覺,是說已經正遍覺知一切法。正遍知者,是真正如法界而知;法界無相,故諸佛無知,以無知故無所不知,無知而知,是名正遍知,所知深廣,不可測量。法無差為正,智無不周為遍,又叫正遍智。
五、明行足:佛本依戒、定、慧而修行,達到正覺,足具光明。又明者指宿命、天眼、漏盡三明,行者是身、口、意三業清淨妙行,明行悉皆具足,故謂之明行足。
六、善 逝:逝是去的意思,善逝乃是好好的去。如來又謂之善來,是乘如實安穩之道,而來一切世間救度眾生。善逝是乘如實安穩之道去到彼岸,不再退還於生死苦海之中。以如來與善逝二詞,表往來自如,隨緣行化之德。
七、世間解:對於世間一切有情眾生及非有情,悉皆能知能解,故名世間解。
八、無上士:士是人的別稱,佛是由人行菩薩之道而成正覺,為人中最勝,沒有任何人能比得上佛的德行,故名無上士。
九、調御丈夫:勇健之人,多自命為大丈夫,性多剛強,難調難伏,但佛能度化一切眾生,也能調御一切丈夫。世尊於修行成佛,亦最善自調御者,故名調御丈夫。
十、天人師:佛為四生慈父,三界導師;六道輪迴中,以三善道之天與人道,最易接近佛法,故佛亦稱為天人師。
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聖眾。
在一般摺疊頁金剛經本的前面,有四句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佛說諸法是甚深微妙的,不是說空談玄,不可捉摸,只要得遇明師,教授修持法要,乃現身即可取證,獲得聖果的。說法聞法,義理無窮,法味微妙,深奧無比。只有如是修持的智者,才能光明覺照,圓融無礙,通達此中之行法,證得佛聖之崇高偉大,教化一切眾生,令生淨信,崇仰聖眾。
如來聖眾,甚清淨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
「如來」者,乃佛陀十號之一。「如」是真如,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
「正」者聖也;「眾」者多也。唯有眾多的佛教聖者,其行為才是最清淨的;如山中的大樹,挺直而不彎曲。也唯有聖眾們在一起,沒有人我是非,經常和合。世間只有佛教的僧團聖者們,才是和合之眾,所修的法門也多,而且法法皆可成就。
聖眾們所受持的戒法亦嚴,也只有嚴持淨戒,得戒成就。
唯有因戒而生定,因定而三昧成就。因三昧而生智慧;因智慧的成就,即能了知一切世出世法,而捨卻世間的惑業纏縛,超出三界火宅,了脫惑業,六道輪迴之苦,轉凡入聖,而得解脫成就;進而解脫知見的慧成就,而入聖位,列為聖眾。
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
在這裡所說的聖眾,乃是「四向四果」的聖眾。
四向四果:
一、須陀洹向──得須陀洹果。
二、斯陀含向──得斯陀含果。
三、阿那含向──得阿那含果。
四、阿羅漢向──得阿羅漢果。
必須具備了以上「四雙八輩」,才配稱之為如來聖眾,乃是世間最尊最貴的,為世間的人們,應當尊奉崇拜,恭敬仰慕,只有這些已經解脫的聖眾們,是最清淨無染的,為世間無上福田,當可受到一切人天的供養植福,所得的福報,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四果聖眾:
一、須陀洹:此梵語,譯成中文為「入流 」,又叫「逆流」,乃離凡夫,逆生死的洪流,三界的見惑斷盡,而入聖流的第一果。
二、斯陀含:此梵語,翻成中文為「一來」,斷了見惑的須陀洹,再斷欲界九品思惑(即修惑)中之前六品,尚餘後三品,當於人間再到六欲天受生一次,天上人間一往來,故曰一來,是入聖流的第二果。
註一:九品思惑:即是九品煩惱,乃貪、瞋、痴、無明四種修惑,就粗細而分上中下等九品也。
註二: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因欲界有此六天,故曰六欲天。
三、阿那含:此梵語,譯成中文叫「不來」或「不還」,斯陀含已斷盡欲界九品思惑之後三品,不再還來欲界受生;以後再受生,乃是在天界的色界或無色界,此乃入聖流的第三果。
四、阿羅漢:此梵語,譯成中文乃是「殺賊」、「應供」、「不生」等意思,由阿那含再精修而成的極果。殺賊是謂斷盡見思二惑,殺除一切煩惱之賊;應供是因證得極果,成為清淨福田,應受人、天供養;不生是已入涅槃,永不再到三界火宅,六道輪迴中受生。此為斷盡色界、無色界至非想非非想處的一切思惑的聲聞乘者最高之果位,謂之第四果。
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慈。
就是如上所說,所以在世為人子女者,就應當勸令父母雙親,要行佛教大慈大悲之道才好。
諸比丘有二子:所生子,所養子,是謂比丘有二子。
在僧團中出家的比丘,大多是父母所生子,也有養父母所收的養子,所以比丘有兩種子。
是故諸比丘,當學所生子、所養子,口出法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因為佛教世人,首先要孝敬父母,是故出家的比丘們,更應該要孝敬父母,要學如上所說父母所生子、所養子,勸令父母信佛學佛,三皈五戒而八關齋戒;因為比丘已經出了家,知道佛法,修持佛法,除要向世人弘揚佛陀所說如是上報親恩的道理之外,要親口向父母宣說佛法,讓父母也嚐到自己兒子出家以後,所講說的佛法滋味是怎樣一回事。
像這樣的事,是孝親,僧團的比丘大眾們,你們都應當像這樣學習,像這樣實行。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爾時」乃佛陀說這部經的當時。
當時這許多聞佛說法的比丘們,都非常歡喜,合掌頂禮,說:「佛陀!我們都要依教奉行。」
版权所有:金刚经注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