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四、如来开示(分三)
丁一、开示降住(分三)
戊一、降心之方(分三)
己一、标示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金刚经’正宗分,分四大科都是谈降伏妄心,安住真心,是以‘降住’两字来分的。第一科略明降住,简略的说明降伏妄心,安住真心的方法。但是须菩提问的是:‘云何应住真心’在前面,‘云何降伏妄心’在后面。为何释迦如来不先答覆前面安住真心的问题,反而先答覆后面降伏妄心的问题呢?为何释迦如来把他的问题颠倒过来答覆?因为释迦如来的智慧比须菩提的智慧更高深,他洞悉我们众生,所谓真心不能安住,就因为妄心不能降伏,你把妄心降伏了,那真心自然安住。所以他先答覆降伏妄心的方法,因他知道众生的病在那里,是以针对病源下药,所以第三分完全开示答覆降伏妄心的方法。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这一段经文,若是不讲解会很难懂,何以故?因前面须菩提尊者是替‘善男子,善女人’请问的,照理这地方世尊答覆他应该说:‘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应如是降伏其心’这就够明白了。佛没有说:‘善男子,善女人’,而说了‘菩萨摩诃萨’这就难懂了。关键就在这里,要把他听清楚,要把他的意思弄明白。今先解释经文,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的略称,完全翻译过来,应该是菩提萨埵,中国话叫觉有情。按自利利他的解释,这个‘菩萨’应该是个怎样的众生呢?他是一个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的人,我们在人就在本位上说是人。这个‘菩萨’他还没有成佛的觉道,他还得求,上求觉道(觉道即佛的道),可是他不是二乘人,二乘人也上求觉道,但不下化有情,所以叫他做小乘。这个‘菩萨’是大乘的弟子,大乘的众生,也就是大乘的人,他是一方面上求佛道,一方面下化有情,所以叫做觉有情。‘新眼疏’有三种解释,第一自利,第二利他,第三自他两利。我解释就按自他两利的第三种,因为前面那两种不必解释,耽误时间。这就是你看注解不要死到注解里面去了,不要死于名言句下。现在时间宝贵,要人家懂得什么叫‘菩萨’就好了,用不著讲太多的解释,反而听不懂。‘摩诃萨’是梵语,‘摩诃’翻成中国话叫大,就是大菩萨。按平常他所证的果位上讲,三贤位的菩萨叫菩萨,登了地以后的十地菩萨叫‘摩诃萨’,这是一种解释。再进一步解释,这十地菩萨叫菩萨,等觉菩萨叫‘摩诃萨’,等觉菩萨他还不是佛,但他是大菩萨,故称‘摩诃萨’。按判教的解释。三乘教的菩萨叫菩萨,实教一乘的菩萨才叫‘摩诃萨’。我们现在依著‘金刚经’的意思解,就是依著判教的解释,他是个权教大乘叫‘菩萨’,实教大乘叫做‘摩诃萨’,现在已把经文的名词解释明白了。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刚刚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真心没有降伏,他怎么都证到了圣果呢?这地方不指证果讲,而是指发心讲,也就是等于前面说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翻成中国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那是佛的果位。现在他刚刚发这个心,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这地方还有‘发心的解释’,他发的是大乘心就叫做‘菩萨’,即是‘权教菩萨’。他发的是最上乘的心,叫做‘摩诃萨’,即是‘实教菩萨’。为什么这样解释呢?因为这‘金刚经’下面已经有两句名文,佛说‘金刚经’是为谁说的呢?为这个大乘人说的,为最上乘人说的。这两句怎样解释呢?大乘就是大乘,怎么还有一个最上乘呢?大乘即权教里边的大乘,所谓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里边的大乘,他不是小乘,你不能说他不大,但是他是权巧方便的大乘,叫做‘权教大乘’。最上乘即最上实教一乘,超出三乘的菩萨,叫‘实教一乘’的摩诃萨。按五教家来讲,始教的菩萨就叫菩萨,终教、顿教、圆教的菩萨就叫摩诃萨。不同点在于最初的发心不同,有发‘权教大乘菩萨’的心叫‘菩萨’,有发‘实教大乘’最上的心,叫‘摩诃萨’。这要合到金刚经上的本义,这就是‘发心’的解释。下面才开示:‘应如是降伏其心’,先开示降伏妄心,他虽然发心发得很大,但是他还是个凡夫,他有妄心生障碍。那么要怎样才能降伏其妄心呢?佛就告诉菩萨摩诃萨一个降伏妄心的方法。这‘如是’两字,分开来解释就错了,若约显理解释,约指著前文那就错了,完全是指著下文,这叫指法之词,以指下文故,下面经文上说的,就是‘如是’两个字,往下就是如来开口说金刚经。前面说如来穿衣吃饭,出入往返在那儿说金刚经,那是‘离言般若’,‘无说而说’。这向下则由须菩提尊者看出消息以后,自己开悟了,替我们众生请问,如来慈悲答应他,许可他,给他说法。许可给他说,这叫‘依言般若’,这就开口说法了,打从那儿说起呢?就打这个地方说起,又‘如是降伏其心’,这只标出来,还没有开示,所以下面才开口说金刚经。
己二、正明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要一口气念到这儿,这是经文的整句。今解释经文名相。你要发心,你就是菩萨,菩萨就得度众生,你发心你是个摩诃萨,那你更要度众生,所以正文一开口就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这是总说,下面再说别名,这一切众生之类是些怎样的众生呢?这下面的众生因受业不同,受生不同,有所谓胎、卵、湿、化四种。令分别说明,‘若卵生’,‘若’是假若,是假设之词,像那些卵生的众生,‘卵’我们平常讲鸡蛋、鸭蛋的那个蛋,它是放个蛋出来,放就是生了,生了蛋出来,才能孵出小鸡小鸭,因此鸡子鸭子是卵生,一切雀鸟都属卵生。‘若胎生’,胎生必须在母亲的肚子里怀胎一个时期,才生出一个小众生出来。我们人属于胎生,牛、马、猪、羊这些畜生也都是胎生,只是怀胎的时间有长短。我们人一定要母亲怀胎十个月才能生出来。牛、马、猪、羊果报不一样,怀胎的时间也不一样,但是胎生则一样。‘若湿生’,湿就是水里面有湿气,离开水就生不出来的众生,比方水里湿生的众生,如鱼、虾、螃蟹等很多种类,还有些小动物,它不在水里,但是它需要湿气,若没有水湿的地方,那小虫,小动物就生不出来,这叫湿生。‘若化生’是从无而有变化出来的,比方按三界来讲,上二界都属于化生,但在人间,到了热天我们可以看见的,就是在树上叫得很大声的蝉,它就是化生的。它的母亲不是蝉,而是土里爬行的虫,它到了时间把壳脱下来后,带有翅膀会飞,在树上叫得很大声,这是属于化生。还有蚊子也是化生,它的母亲不是蚊子而是湿生的,即水里的小虫,它到了时间,该它变化为蚊子的时候,就一直往水外边转,转得很有劲,直到把皮脱下,转出一个会飞的蚊子来,这都属于化生。‘若有色、若无色’,按身体上讲,记得分别,这三界众生分成两大类。欲界的众生都有色身,色界的众生也有色身,到无色界的众生,他修‘空无边处定’,把色身给空掉了,叫无色界,这个样子三界分成二类。按身体有色和无色来分,欲界、色身叫有色,无色界叫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按心理思想来分,‘若有想’是指欲界的众生、色界的众生,这两界的众生都有心想,心里都有念头,平常打妄想,就是妄想心。但是外道的‘无想天’是在色界的‘第四禅天’,那儿有一个单一的天叫‘无想天’,外道把思想像搬石头压草似的,把思想压下去,也是一念不生,但是,他生到那里去了呢?生到了‘第四禅天’‘无想天’。除了外道色界的‘第四禅天’,其他的色界众生有想,其他欲界的众生更有想。这个‘若无想’就配到无色界,无色界有四个天叫‘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个‘若无想’配到那个‘空无边处’。越高级的配,也按著‘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配上去。‘若有想’就配到‘识无边处’,他修的是‘空无边处’,他已没有思想了,没有思想,他又觉得不对,因此他不观空又回头来观识,叫‘识无边处’。‘识无边处’有了思想,‘若有想’就配到‘识无边处天’。‘若非有想非无想’配到‘无色界天’之第四处。为三界之最顶处叫做‘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是按心里面有想、无想来分别三界的众生。但是有一些经文上在‘若非有想非无想’上面,中间加了一个‘若’字,即成为‘若非有想、若非无想’,这是因为他不懂得那个‘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名词,他以为按中国文句顺著念,好像少了这个‘若’,因此自作聪明加上一个‘若’字,他不晓得乱改经文罪过是很大的。如果你看到别的‘金刚经’上有加‘若’字,要明白这是错误的。
三界以内的众生共分为十大类,按他出生受生不同,有胎、卵、湿、化四种,按他身体有色、无色分出两种,就有六种,按他心里有想、无想来分,这再分为四种,这一共分十大类。说了这十大类的众生干什么呢?下面就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要发菩提心,我要度众生,要度几个众生呢?普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有多少种类呢?一共有十大类,我全部要度,全部就是这个‘皆’字。‘我皆令入’就是叫他悟入,叫他证入,叫一切众生都证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换句话说,就是我是发了心要度一切众生都成佛。这是菩萨的发心,摩诃萨的发心,他发了这个心,所以佛就赞叹他,不是普通的‘善男子善女人’。而赞叹是‘菩萨摩诃萨’。今先解释‘我皆令入’,‘我’就是这个‘菩萨摩诃萨’自称,是佛代他们自称,是释迦佛在说法代表这个发心的菩萨摩诃萨称‘我’。‘皆令入’就是全部令使他们证入之意。‘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涅槃’是大乘的涅槃,但是‘心印疏’虽然解释这是大乘涅槃,但因为在佛经论上没有大乘的‘无余涅槃’这个名词,因此他解释涅槃有四种,第三种叫做‘无余依涅槃’‘还是小乘的涅槃’,这一指反而指错了。所以我们看注解要有抉择的智慧。要知道一切众生本来就有个涅槃,本来就有个圆满寂灭,这叫自性涅槃,自性佛性。这是按理性上讲。小乘的‘有余涅槃’,‘无余依涅槃’,因为有了一个‘依’,所以不能称为‘无余涅槃’。我在参考资料上,我按它的文义上给它解释这个‘无余’,就是小乘他证了阿罗汉果,证了‘无余依涅槃’,他还是有余,因为三界以内的见惑、思惑,他断掉了,三界以外的尘沙惑、无明惑,他还没有断,烦恼有余,三界以内的分段生死他了脱了,三界以外的变易生死他没有了脱,在生死,他还有余。所以在他本位上讲,他证的是‘无余依涅槃’,与大乘的比较,他还是有余。那么大乘的‘无余涅槃’又怎样呢?他的四种惑全部断尽。惑就是烦恼,烦恼无余,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全部断尽,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两种生死都了脱,再没有余,所以才叫做‘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今再解‘涅槃’,‘涅槃’是梵语,按文字翻成中国话叫圆寂,为‘圆满寂灭’。德无不备曰圆,障无不尽曰寂,换句话说,就是一切功德圆满具备,一切烦恼障断尽,这就是大乘的‘涅槃’,翻成圆寂。小乘的‘涅槃’翻成‘灭度’。下面的‘灭度’就是依著中国话翻译过来称为‘涅槃’的意思。但是不要讲到小乘的‘灭度’,何以故?因你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你是个菩萨摩诃萨,你要普度一切众生。但你把这些众生度到什么地方呢?全部度到‘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灭’是灭除烦恼,‘度’是度脱生死,这是指著大乘讲的,以慈悲去灭掉他的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四种烦恼,度他的生死,两种生死都度脱,这样才与大乘精神相合。
现在我重提一下,为什么释迦如来对这个发心的人赞叹为菩萨摩诃萨呢?因为这个发心不容易发起来。我们讲经、学佛法,要能讲到那里,学到那里,你学大乘佛法,第一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要怎样发呢?就这样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中间把那一段胎、卵、湿、化别名略去,接著‘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就叫发菩提心。再简单就说:‘我要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你就这样发心,或许这个心不大容易发起来,但是我在这里还是苦口婆心劝诸位同学一定要发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发这个心,就是成佛的正因。要成佛也得讲因果呀!你没有成佛的因,又怎能得到成佛的果呢?成佛的因打从那一天起呢?打从我发菩提心这一天起,这就是成佛的正因。要是这个因不对,‘楞严经’上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若因地不对,绝对得不到佛果的。这样你转了多少大圈子,还是在六道轮回流转生死。所以你一定要发心,发心不要害怕。啊!这么多众生我怎样度呢?发心要发得大,度众生要一个一个去度,度众生得先度有缘的众生才能度。释迦牟尼佛也没有把众生度完呀!地藏王菩萨也没有把众生度尽呢!我们又怎能把众生度尽呢!那么释迦牟尼佛又怎样成佛呢!他把那些有缘的众生先度尽。我们也跟我们有缘的众生去度他,度一个算一个。但是你不能不发心,发起心来也不要害怕众生多。‘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四宏誓愿第一条大愿,你一定要发这个心愿,不发则没有成佛的因,永远不能成佛。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证明这一科,到这里才是说明降心之方法,也就是如来答覆降心之方法就在这一句。‘如是灭度’,这个‘如是’是指前文,就是指所有众生之类,我全部把他度到‘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样灭度了多少众生呢?有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无量、无数、无边要是分开来解释,都是一些大数目。印度的数目也有叫无量数,也有叫无数、也有叫无边数,实际上就是加重的口气,即是解释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你把无量无数无边都度好了,这下面就告诉我们降心之方法,‘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你可不要存有度众生度了这么多众生的心,你要是存有这个心,这也是妄想心,那也就是妄心没有降伏住,这句话才是告诉我们降伏妄心的方法。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又怎么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呢?这文很不好解释。这就必须按‘般若经’里大乘‘空’中的道理来解。‘心印疏’上举出四种理由,‘新眼疏’举出五种理由,今天讲两种最简单,最明了的理由。第一种众生性空故,所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第二种生佛同体故,所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先讲第一种理由,众生性空,众生是从那里来的呢?众生是从缘起的。凡是缘起之法皆没有自性,当体就是空的,众生性也是空,根本没有一个众生,你度个什么众生呢?所以在缘起众生,本来是空的,本来就没有个众生,这样故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第二种理由,生佛同体故,众生本来具有真如,具有实相。诸佛成了佛,亲证真如实相;证得的就是人人本来具有的真如实相理体,即是‘在佛不增,在生不减’。在佛来说他证得的真如实相,并没有增加一点。在众生份上来说,在生不减,众生虽然流转生死,一时天上,一时人间,一时地狱,一时饿鬼,在六道轮回受生,但是真如实相,它并没有减少一点。要是减少一点,那就是虚妄之法,可以坏的。但是它是真实之法,它虽然自无始劫来,流转生死,本体没有动,一点儿也没有减少,也正是因为它没有减少,我们才可以成佛。我们成了佛就是证得本具真如实相的理体,诸佛是已经证得,我们是本具有的。这样我们就明白,众生的本体与诸佛的本体是一个体,没有两个体。到了我们成了佛,证得真如实相,并不是跟诸佛有两个样子。真如实相,也是遍一切法、一切处,没有另外还有一个真如,另外有一个实相,你证得的就是诸佛证得的,生佛之同体。这个同体的真如实相上没有两个真如,没有两个实相。所以你度的众生无量无数无边,但是他证得了真如实相成了佛,这证得的真如实相是他本来具有的,并不是我们度众生时给他的,我们只是告诉他一个降心之法、住心之法,教他断烦恼,教他证菩提,教他了生脱死,教他入涅槃。他断了烦恼,了生脱死,证得菩提、涅槃,是他本具有的菩提和涅槃,所以并没有新成佛的众生,本来就成佛,不是我们度他成佛,所以众生与诸佛之本体是一个体,这样故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文内已解释了,文外的意思还是要讲,因降伏妄心的方法就在这里,你要知道这不是我们普通凡夫的妄想心,普通凡夫的妄想心是贪图五欲,执著六尘。贪图五欲之乐,打妄想,这根本没有乐,乐即是苦,但是众生不了解,他的妄心像火烧一样;执著六尘,六尘本来是空的,他不知道,他把六尘的境界都当成真实的境界,要去执著不舍,这妄心自然像火烧一样,这是普通凡夫的妄想心。说到‘金刚经’在六百卷‘大般若’,它属于五百七十七卷。释迦佛说‘般若经’说了二十二年,至少说了二十年以后才说‘金刚经’的,说了二十年再加‘阿含十二方等八’再加上二十年,佛说了四十年的法,再说这个妄心,而且在这个般若法会上有两种众生是可以听的,一种是回小向大的声闻、缘觉,声闻是指阿罗汉,缘觉是指辟支佛,一种就是大心的凡夫,最上根利智的凡夫,他能听懂‘金刚经’,他五欲六尘的心,老早去除了,用不著在‘金刚般若’法会上再告诉他去降伏五欲,去降伏六尘。二乘人对著大乘讲,他是小乘,他们证得了阿罗汉,把五欲、六尘的妄想心降伏了,他怎么能证得阿罗汉、辟支佛呢?他断了烦恼障,烦恼障都是从五欲、六尘的妄想心上生起的,他既然断了烦恼障,他那里还会有贪图五欲,执著六尘的妄想心呢?那么他还有什么妄想心呢?最高的妄想心,最细的妄想心。大心凡夫他发了菩提心要想去度众生,这里面就起了个妄想心,什么妄想心呢?度众生的妄想心。这个二乘人,回小向大,他以为他已经‘所作皆办,具足佛法’,他不晓得这只是具足一部份佛法,并未完全具足,就是他认为把我执断了,可是他断的我执只是粗分,细分的我执还没有断掉。你要是不相信,就发发菩提心来广度众生看,一发菩提心,一度众生,你就著众生相,这就还有我,这个我是细分的我,最高的一个我。管他怎么高,怎么细,它还是个妄想心。度众生不要生心动念,要晓得这是最高最细的妄想心。你这么一听或是胆子小,就会说:我那够得上呢?我的五欲、六尘的妄想心都还没有降伏。你要晓得我们能够听到‘金刚经’,对‘金刚经’生了信心,我们的善根深厚得很,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到下文会讲到,这不是在一佛、二佛、乃至三、四、五佛面前种的善根,是在无量千万佛面前所种的善根。也许你会问:既然亲近这么多佛,何以到现在还当众生呢?这是你没有把妄想心完全降伏故,若你把妄想心降伏了,你老早成了佛。所以自己不要生自卑感,说我的资格够不上。你要知道在这末法时代,有几个人能发心学佛法,有几个人能听到‘金刚经’的,听到‘金刚经’后,又有几个人能发信心的。下文会详细的解释,所以不要看不起自己。我们虽然是薄地凡夫,虽然是有五欲六尘的妄想心,你学了‘金刚经’,明白了最高一层的道理,而发心去度无量众生,不去著众生相,不生心动念,那你还会贪图五欲六尘吗?自然不会了,所以要发大乘心,不要自暴自弃说我够不上。这就是降伏妄心的道理,也就是‘金刚经’文外之意,也是证明这一科降伏妄心的方法。这是个什么方法呢?佛讲的开示,叫我们‘离相度生’,这四个字要记住。‘离相度生’,即度众生要离众生相,离众生相来度众生,这样一切妄心也就降伏了。
要是按弥勒菩萨的偈子,这一段经文是大乘菩萨发的四种心,弥勒菩萨做的偈颂来解释‘金刚经’:‘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这一段文里有四种大乘心,第一是广大心,你发了大乘心,你要度众生,你要度几个众生呢?度‘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这是广大心。第二是第一心,你把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度到那里呢?‘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都度他成佛,这是第一心。第三是长远心‘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这一句要配合到长远心,虽然众生不好惹,会惹你生气、生烦恼,但不要怕,一定要发长远心去度众生成佛,一定要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这是第三个心。第四个心叫不颠倒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你发了广大心要度一切众生,发第一心,一切众生都度了,‘皆令入无余涅槃’,而且发了长远心度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你有没有著了众生相?著了众生相,其心已颠倒,因众生根本没有相,你怎么著相,这不是颠倒吗?所以这第四个心叫做不颠倒心。这一段经文是降伏妄心的方法,这里面有四种心,第一是广大心,第二是第一心,第三是长远心,第四是不颠倒心,尤其最重要的是第四不颠倒心。你度众生不能离众生相,这个心就颠倒了。假如度众生的时候,不著众生相,那个时候才是真的降伏妄心的功夫,所以说这四种心最重要的是‘不颠倒心’,不颠倒心就是度众生要离相,‘离相度生’,这样才能把妄想心降伏。讲到这已讲了弥勒菩萨偈子的两句,即‘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再讲‘利益深心住’,你懂得了前面的最高道理,但要脚踏实地去做,这叫‘依解起行’,依著你了解的最高大乘道理来起这个行门,来做功夫,这样你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就是安住在深心。深心是直达真心的本源,就是真如实相的心。你了达了这真如实相,里面根本就没有颠倒相,这样你的心就安住,降伏妄心就是安住真心,这叫做‘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此乘’是指实教大乘,‘金刚经’就是最上乘,他怎么不说权乘呢?因权乘还著众生相,实教大乘才不著众生相,所以这个功德才能做得圆满。要发菩提心,包括有这四种心,要是弥勒菩萨不解释,我们只能解释那一种的道理,度众生要‘离相度生’。‘金刚经’上说的很明显,‘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你能把这道理讲清楚,那就很高明了,没有讲错了。但是里面的四种心,我们看不出来,因此讲到弥勒菩萨有四种心,我们就要小心谨慎,把这四种心配到经文上。第一、广大心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全部都要度他,这是广大心。‘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第一心。‘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这是长远心,你度那么多众生,时间短这怎行呢!一定要发长远心,才不会退堕你的菩提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配到不颠倒心,要把它配的清清楚楚。
己三、征释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释迦佛讲到这里自己征问自己解释,今看经文‘何以故?’这是征问词,没有人发问,是释迦佛自己征问起来,‘须菩提’叫一声当机者,你要注意听啊!‘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以下是解释,‘何以故?’是什么原故?什么理由?我度了那么多众生,为什么‘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我们上面讲的众生是性空,生佛同体,现在由佛自己解释,佛自己解释不是更为亲切吗!你若是个菩萨则不应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若是有这四种相,你就不叫菩萨。这样说得很恳切,这也带著开示。今先解释这四种相,这‘金刚经’上的四种相合起来就是‘我相’。这‘我相’就是‘金刚经’上的‘我相’,不是凡夫那个普通的我执之相。为什么呢?因为这‘金刚经’上的当机者,一种是大心的凡夫,是上根利智的人,一种就是二乘证了阿罗汉果,证到辟支佛果的人。阿罗汉,辟支佛把我执断掉,烦恼障断掉了,他那里还会把五蕴假合的我当成真实的我呢!那么‘金刚经’上解这四种相,是怎么解的呢?你要注意,这是不能解到普通的我执之相。这是最高的一个我执我相,最细微的我执我相,连阿罗汉都没有觉察到,他把那粗分的我执我相断掉了,这个细分的我相没有断掉,他就入无余涅槃去了,他不肯度众生。现在回小向大,要劝你发菩提心,要度众生了,这个‘我相’就起来了。什么‘我相’呢?我是个能度的人,我要发菩提心度众生,度众生者就是我。能度众生的这个相,就是‘我相’。对著‘我相’就叫做‘人相’,人是所度者,我今天度了一个人,度了两个人,这个人是被度的相。‘众生相’就是差别相,你能度他,你说法不能只说一种法,因为众生的根机不一,说的有种种法,有种种法的差别相,这叫做‘众生相’,‘众生相’就是能度所度的一个差别相。‘寿者相’是执著不舍的一个相,我们凡夫最执著‘寿者相’,就是执著寿命的命根相,到了紧急要命的境界,什么都可以舍掉,这包括动产、不动产、田地房屋、黄金等都可以舍掉,但要保住这命根子。但实教菩萨却要把‘寿者相’弃掉,就是你不要想到我有个什么佛法告诉众生,众生跟我学了佛法,怎么样能得到了生脱死的真实利益,你一执著,就叫做‘寿者相’。这四种相合起来就是‘我相’,刚才讲过了,这‘我相’不是凡夫执著五蕴和合的那个粗分的我相,这是大乘菩萨发了菩提心度众生起的‘我相’,这个‘我相’起的很细微,阿罗汉还不知道,但一度众生就觉察到了。我为能度者,这是个‘我相’。对方那个众生是我所度者,这是个‘人相’。能度所度的众生不一,这叫做‘众生相’。你执著不舍,这叫‘寿者相’。假如有这个‘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即非菩萨’即你就不是菩萨,这句话开示得很严重,也就是叫我们要记清楚,不然的话,你学大乘佛法,你著了四种相,天天发愿说法度众生,天天著度众生说法的相,那你还是个菩萨吗?天天著相还能成佛吗?因不对,果也不对,‘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所以一定要有清净心,发愿度一切众生,这是要的,但是你要晓得实无众生可度的最高道理。你懂得没有众生可度,那四种相自然不起,这才是心清净了,心清净了,成佛的因心就对了,那么将来一定能够证得佛果。征释这一科讲到这里,也就是把戊一、降心之方讲完。
版权所有:金刚经注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