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利
闽南佛学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开口第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正是说明了一切众生皆有无始菩提涅粱之佛性,人人皆能成佛,正如佛陀在《楞严经》中所说的众生本具之真本(即菩提涅槃)。然而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由于迷真计妄,攀缘外境,随境而转,迷失了本性,用六根去分别一切事物,这就是众生的妄本(即生死根本)。真、妄这二种根本虽然人人皆有,但是如果真正要探得它的奥妙和真谛并非易事。古往今来,曾有多少众生均流转于生死苦诲,又有多少修行的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其原因就在于不知这二种根本。我们伟大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在他当年修道时,曾经过六年的苦行还未能证道,后来放弃了苦行,来到一棵菩提树下,入了金刚座,并发出坚强的誓愿: “不成正觉,誓不起座。”终于在一个夜半,看见明星出现,豁然觉悟一切真理,完成了无上正觉。
佛陀成道以后,为了救度这个娑婆世界上的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苦海,故而施设言教,方便说法,从各种角度,各种方式来阐明这二种根本的真相,使众生领悟此真理而返妄归真。可以说佛法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而建立的。因为凡夫与圣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凡夫不知这二种根本,所以认妄成真,迷失了本觉之理体、常住之真心,于是起惑、造业,受苦三者生必同聚,不相离也,故而均沉沦六趣,轮回生死,无有断绝。圣者已明了这二种根本,能破妄显真,故而出离生死苦海,得成无上菩提。如今,我们一些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来出家修行的人,对此二种根本更要重视,因为一旦明此真理,即可顿悟成佛。否者,将会盲修瞎炼,不入正理,纵经尘劫,终不能得成无上菩提。如《楞严经》卷一云;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一、生死根本
人生最大的事莫过于生死,然而能去探求生死根源的人却寥寥无几。古往今采,曾有许多精通于世间法的名人、学者,但是他们始终未能解开生死之迷。中国封建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曾经在回答其弟子季路所提出”生死”的问题时说;”未知生,焉知死?”由此可见闻名于世的孔子,虽然能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但却也未能了知生死大事。清初的顺治皇帝,在他即位的十八年中,征南战北,深深体会到这个世间的无常,人生的短暂,对自己生从何来,死归何处的生死大事更为迷惑不解,最后终于弃位出家,并作了一首《出家自叹诗》,其中有几句探讨生死问题这样写道: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所以,在这个世间上,无论是尊贵的帝王,还是博学的名士,都兔不了生死轮回,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生死的根本,用攀缘心为自性,妄想一切事物,背离了妙真如心,故而所作所为都是世间的有漏法,当然跳不出生死的牢笼。如《楞严经》卷一说: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我们既然每个人都有这个常住真心,可是为什么自己却又不能明心见性呢?佛陀在《楞严经》中明确地告诉我们,就是因为无始以来,我们生命中有一个东西在起作用,这就是攀缘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因为我们的思想不能停止,随境而转,如猿猴攀枝,忽彼忽此,奔驰外境之事物,就是在睡眠时和梦中还是在胡思乱想,故名攀缘心。然而人们却不知道这个攀缘心如空中花,水中月,如幻如化,是没有自性的。错把这个攀缘心认为是自己的本心,就等于西洋哲学家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这种思想观念在唯识学上称为”我执”,主张除去遍计所执生法二我,持取依他、圆成识相识性。小乘把这种”我执”视为万恶之本,一切谬误和烦恼的总根源。如《俱舍论》卷二十九云:
“由我执力,诸烦恼生,三有轮回,无容解脱。”
所以这个攀缘心不是我们的真心,而是我们的妄本。然而人们却—再认为能够思维、观察,分别等意识为真心,从而迷真逐物。以攀缘心为自性,用妄想心做一切事业,迷失本具的元清净本明之体而不自觉,即日用中,不知能见能闻者是谁?此即迷失了真本,终日所行皆用妄本,攀缘六尘,众生认妄为真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了。不仅一般人错把妄心作为真心,其实在我们出家人修道中往往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在我们初学打坐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当一上座,两腿一盘,那一刹那确实是非常好。但等坐好以后,就不对了。为什么呢?因为坐好以后,就觉得自己在打坐,又觉得气也不对,身体也不对。而刚盘上腿的那一刹那,倒有点象万缘放下,什么都不管的味道。等腿盘好了,什么又都在想了,又想成道,又想威仪端正,又想不要打妄想,妄想来了又想赶掉它,赶掉后又想……。试问大家,这用的到底是哪一种心呢?有许多人认为这就是我们的真心,其理由是:当我们在打妄想时,它能知道这是妄心,是修行的障碍,故而想赶掉它,而且还知道自己是在修道,是想成佛。这种观点在一般人看来好象是有点道理,其实这也是一种妄心,是用这种妄心去赶掉那种妄心,结果以妄去妄,还执妄本。因为我们日常的举心动念无不是妄,佛陀在《楞严经》中,果断地破除了阿难执心在内,在外,在中间等七处妄执,这正是明确告诉我们”妥心无处”的道理。 《金刚经》中也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见只要有所住心,皆是妄心。
由以上种种表明,妄心实在是了不可得,它不仅是一切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也可以说古往今来的诸修行人不能成佛之原因,主要也就是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用攀缘心,缘所缘境,厌妄趋真。故而依此攀缘心起修,产生各种不同之果因:凡夫起于贪著,攀缘三界六尘之缘,或生天道,或成魔王魔属,则为分段生死的根本,二乘起于厌恶,攀缘真谛涅槃,菩萨双舍二边,攀缘但中理性,则为变易生死的根本。因为凡夫谓诸有漏善不善之业,由烦恼障为助缘,所感之三界六道果报,以其身果报有分段之差异,故曰分段。二乘,菩萨谓诸无漏之善业,依所知障为助缘,所感之界外净土果报,以无色形之胜劣,寿期之长短,但灭想渐灭,证悟渐增,以迷迁悟,密密推移,故曰变易。又诸圣者,改易分段之身而得不思议殊妙之好身,谓之变易。如《唯识论》云:
“三界粗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
菩萨最初发心,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上求佛道的不生不灭的果位,何啻煮沙成饭!众所周知,修证的规律,因为生灭,则不能该于果海,果若生灭,则不能彻于因源。以上说的三种人,都是以生灭·心为因,得到的果自然是生死根本。佛的圆满菩提果位是不生不灭的,必须依不生不灭,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为本修因,才能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圆成佛的果地修证。
二、菩提涅槃
“菩提”即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为”觉”。”涅槃”即是梵文NirVana的音译,意译为”无生灭”。”觉”是指对诸法真理的觉悟。如《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云:”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觉又分为本觉、始觉、究竟觉三种,以下分别介绍。
第一本觉,即是众生本有的自性清净心,这个自性清净心人人具足,个个都有,大家都是自性天真佛。如《仁王经》云: “自性清净心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慧。”《大乘起信论》把这个”心性”(即自性清净心)分为两种:就”约体绝相”说,它不生不灭,不净不染,性无差别,亦即真如,法性,或称心真如,一法界,就”约性功德”说,它又具有遍照一切,无所不知,先天地能够通达真如的功能。如《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三云:”本者性义,觉者智慧义。”这就是指自性本身具有无限的真如智慧。众生虽然处在迷位,迷失了本觉佛性,在三界六道之中,枉受生死轮回的苦恼。但是本觉佛性是平等平等、毫无差别的,在圣人分上也不曾增加一点,在凡夫分上也不会减少一点。正如六祖惠能大师曾说: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见《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
这正是说明了一切众生皆具有本觉佛性,悟此本觉佛性,众生即是佛,迷此本觉佛性,佛即是众生。也就是即心是佛,无二无别,本来一体,真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第二始觉,这是对不觉而言,就如我们的心本来寂静不动,无生无灭,但因无明故,而产生世俗的意识活动,把本觉佛性埋没在五蕴身心之中,从而有世间种种差别,此称不觉。后经看到佛教经书,听到大善知识开异,得到这种外薰助缘,启发本觉,熏习不觉,并与本觉融为一体,过去一向对于自己的这个本觉佛性都是不知不觉,今日方才开始觉悟,此称始觉。如《大乘起信论》云: “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而有始觉。这也就是说明了本觉佛性虽是人人具足,个个都有,但因无明烦恼所障蔽,迷而不觉,故须大善知识以方便法门来显发,方能觉悟。记得六祖惠能大师也曾这样说过;
“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引文同上)
所以《楞严经》里面,佛陀对阿难尊者指示要经过三番的破妄。第一破妄心无处,就是说第六意识的妄想心,它是没有一定的处所。第二破妄识无体,就是说第六意识的妄想心,它是没有真实的体性。第三破妄识非心,就是说第六意识的妄想心,它不是我们自性本具的真如妙心。佛陀为令阿难尊者大彻大悟,在破第六意识妄想心之后,继续又来个十番显见,显示出我们众生眼根之中,能见的见性,它是不生不灭,不动不摇的真如妙心。这就是佛陀用种种方便法门,来破妄显真,要达到妄穷真露的主要目的,使阿难尊者与诸大众,都要知真本有,达妄本空,是为始觉。
第三究竟觉,指始觉达到圆满阶段,与本觉完全契合为一的彻底觉悟。得此觉悟,就谓成佛。如《大乘起信沦义记》卷三云: “始觉道圆,同于本觉,故云究竟,此在佛地。”也就是说一切众生,由于本觉内薰之因,再遇善知识开导,及看经听教外薰之缘,这叫做种子薰现行,现行薰种子,内外交薰,因缘和合,所以才能够觉悟。则发心修行,时时回光返照,.以智慧断烦恼,达到惑净智圆,复还本有心源,得到究竟清净,圆成佛道,是为究竟觉。此种觉悟的基本特点在于觉知”心源”。如《大乘起信论》云:“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心源”是指心为一切法之源头,觉与不觉,净与染,世与出世,佛与众生都出自同一真心。觉知这一点,即为觉心源。《大乘起信论义记》也这样说: “觉了心源,本不流转,令无始净,常自一心,平等平等,始(觉)不异本(觉),名究竟觉。”
总的来说,“菩提涅槃”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不动不摇、不生不灭的自性清净心。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个不动不摇、不生不灭的真心呢?佛陀在《楞严经》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诸有智者,要以比喻而得开悟。所以在《楞严经》里面的”十番显见”中,佛陀首先以灯喻显出眼根能见色的”见性”是心非眼后,接着又用各种比喻来显出这个”见性”不动不摇、不生不灭等。在”显见不动”中,佛陀用了三个比喻;一是客尘喻,就是如行客投宿旅店,行客宿罢必行,而店主仍然安住不动。又如阳光射入虚空中,可以看到其中有许多灰尘在摇动,而虚空却还是寂然不动。这个比喻正是说明了”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的道理。二是如来宝掌开合喻,说明了如来宝掌虽有开合,而阿难的见性却没有开合。三是阿难头左右摇动喻,说明了阿难的头虽左右摇动,而他的见性没有摇动。这三个比喻,佛陀都是从动中来显示一个不动的真理,充分地证实了我们的自性清净心是从不动摇的。在”显见不灭”中,佛陀又以波斯匿王观恒河之喻,借此不变之恒河水,令其知见性不变。波斯匿王三次随母去参拜耆婆天(即长寿天神)时,经过恒河,见到了恒河水和如今六十二岁所看到的恒河水还是一模一样的。然而波斯匿王在这个期间,经过年、月、日,刹那的迁流变化,巳由以前的童年人长成现在的老年人。原来润滑光泽的面孔,如今也生起了皱纹。因为有老有皱就有变,有变就有生灭,所以波斯匿王的色身肉体最终是要毁坏的。但是在他的色身肉体中,虽然身体会变老,面孔会变皱,可是他的见性却永远没有童老,也永远不会有皱纹。所以无老无皱则无变,无变则无生灭。通过这个逻辑推理,充分地说明了众生的色身肉体有生有老,而见性是不生不灭的,这个见性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真心实性。
以上佛陀用了种种的比喻,巧妙地从动中显出不动,以生灭中显出不生灭的见性,说明了众生虽然从无始来,迷真逐妄,攀缘外境,生起种种物相,被物所转,而在生死中流转。但是我们本具的心仍然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就如《华严金狮子章》中的”金狮子”一样,金狮子乃是随工匠缘而成,所以是一种虚幻不实的假象。但是它的金体是真实不变的,即使金狮子毁坏或再随缘怎样变化,而它的本体依然如如不动,从不会增减。所以我们的这个众生心也正如金狮子一样,本体是真,只是随缘而发出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分段的,就象电波一样不断地跳动着,所以不要去抓住这种现象,要回转来认识那个本体。如禅宗所讲的”万缘放下”,这个万缘放下就是指离开六识的分别性,心不住于一切。这样,诸缘都丢开了,所剩下的那一个就是”缘所遗者”(即自性清净心也。)六祖惠能大师当初就是以《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彻大悟,于是就说出了这样一番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弘忍大师也曾这样对他说过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所以我们人人都具足这个真心,大家都是自性天真佛,何须外求?正如古人所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我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依此真心来修行,将一定能证得菩提涅槃。
结语
生死根本与菩提涅槃这二种根本,如水与波,本无二体。正如《六祖坛经》中所说的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所以真妄之法本来不离于一心,所谓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当念圣则圣,当念凡则凡,是以生死即涅槃,无二无别。临济所谓”无位真人”(即人人本具之真如妙心),若了妄以归真,不遗真以逐妄,则”无位真人”当念现显,始终不离于一心也。黄蘖希运也提倡”即心是佛”之顿悟法门。他在《传心法要》中说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心,更无别法,而此心从无始来,不生亦不灭,不青亦不黄,无形亦无相……。它是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下便是,动念即乖……。但是众生却著相外求,结果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这就是说明了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所以我们人人都有这个真如妙心,将来都能成佛。记得《法华经》中,有一位常不轻菩萨,他一碰到人就恭敬礼拜,并说:“我不敢轻汝,汝等皆当作佛。”也就是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这个真如妙心,是一真一切真,法法皆真,一如一切如,法法皆如。它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它随染缘,就做六道众生。它随净缘,就成四圣法界。这就如冰与水一样,随冷气之缘,水就结成冰,随热气之缘,冰就化为水。这个真如妙心真是一种幽微,奥妙、秘密的无上法门,这个微妙法门就叫做一法界大总相法门。它真是灵灵不昧,了了常知,无形无相,不生不灭的如来智慧德相。这种智慧德相,佛与众生不增不减,无二无别。所以说即心即佛,即佛即心,这就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学说,简称之为禅学。
版权所有:金刚经注音网